俗话说:金口难开。这是说缄默、内敛、德高望重、位高权重的人不易开口,一旦开口,便会语言落地砸坑,有一字千金的分量。乐山市金口河区地处大渡河峡谷,活像一张大大的朝向天空张开的嘴巴,万千风景便藏于其间,不为外人所知。这一段大渡河流经的壁立千仞的高山大谷就是金口河,行政区划便是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
金口河区位于乐山、雅安、眉山三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交界处,地处小凉山腹地。这样的区位,告诉我们这里十分重要,是成都到昆明绕不开的咽喉要冲。金口河地势险要,境内百分之九十九的地貌属于山地,崇山峻岭,冈峦起伏,河峡交错,以大渡河为核心,滔滔流水在深谷里奔腾不息,以26公里的长度贯穿全境,造成众多的悬崖村、云端上的村寨。可想而知,这里人们生存的艰难程度。或许山高谷深、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是金口河不为外界所知的重要原因。那么金口河究竟有些什么值得外界知道的东西呢?
既然有重重大山阻隔,既然偏僻落后,既然交通闭塞,那么交通问题便是这里的首要问题。
一个地方有一条河,按理水运就该发达,何况这里是三市一州的交界处,是成都至昆明的必经之路,是乐山到西昌的咽喉要道。然而上天并没有给金口河这样的条件。大渡河河水太过湍急,奔腾咆哮穿境而过。河道虽然有26公里长,却无法撑船行舟,金口河人眼睁睁望着大渡河白白流淌而只能望水兴叹。而村寨都建在高山谷地,甚至悬崖石壁之上,上山下山一来一往都十分艰苦。关于交通,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两次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这两件事情虽然震惊了中外,但却鲜有人知事件发生在金口河地区。这种把事件和区域硬生生地剥离开来,着实让金口河的人感到了委屈。
乐西公路
乐西公路与成昆铁路的修建,要穿越金口河,的确跟登天一样困难。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1937年又爆发了七七事变,日本军队全面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主要交通粤汉铁路被日军切断,国民政府不得不迁都重庆。虽然滇缅公路开通,但是要进入四川,特别是进入战时陪都重庆,仍要绕道贵州。因此,修筑乐西公路迫在眉睫。国民政府期望乐西公路成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条最快捷通道,而蒋介石也准备万一重庆在日机狂轰滥炸被彻底摧毁时,将国民政府迁往西昌,为此还在西昌修建了委员长西昌行辕。于是,乐西公路工程在1939年仓促上马,蒋介石曾多次口谕、手谕乐西公路修筑事宜,要求必须在 1940年完工,否则军法论处。由于工期太紧,而当时技术力量又非常有限,于是征集了川康地区彝汉等各民族筑路民工20多万人。公路从乐山起、跨青衣江,经峨眉、龙池,再循大渡河,经新场后,从大瓦山一侧盘旋而上,不断横切山峰。绕越蓑衣岭,至岩窝沟,南行汉源县,沿大渡河至石棉、冕宁、泸洁,至西昌。这条 500多公里的公路是中国公路史上修筑最艰巨的路段!乐西公路的修筑过程中,金口河区蓑衣岭段是最艰难的一段。
据记载,在蓑衣岭曾发生过一夜之间冻死民工200多人的惨剧。蓑衣岭海拔2800米,雨雾天气占90%,气温比金口河县政府所在地平均低20摄氏度。作家徐杉女士曾对乐西公路金口河段修筑相关情况进行专门采访,记录了这段筑路史的严酷:修乐西公路时,村里青壮男人大都被征去做民工,地里家里的活不但全落在女人身上,女人还要兼背夫。童婆婆曾经连续很长时间,每天往返 60 多里山路往蓑衣岭背粮食。累与饿是深入骨髓的记忆。蓑衣岭位于大相岭的东面,终年云雾弥漫,雨水滴答,行人翻越必备蓑衣、斗笠等雨具,故名蓑衣岭。山险岩危,气候高寒,每年冰雪期长达5个月左右。抗日战争时期开凿的乐西公路就穿过蓑衣岭垭口,此段是整个公路最艰险的路段。仅这一路段就死去3000多名筑路工人。峨眉山万年寺永诵老和尚于1938年从金顶下山背粮食,没想到竟然被抓了壮丁,押往峨边修筑乐西公路蓑衣岭段。后来永诵经历种种磨难,九死一生,终于逃回峨眉山。因为这段经历,永诵和尚七十多岁依旧每天习武,磨炼自己的意志。2010年,永诵和尚安详地走完自己98载的人生,从“蓝褛开疆”到魂归西方极乐。
乐西公路自1939年5月路勘起至1941年元月止,长达525公里的公路全线通车。修路伤亡人数 30000多人。
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是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由于地形限制,沿途122个车站有42个不得不全部或部分建在桥梁上或隧道里。从金口河到埃岱段 58 公里的线路就有 44 公里隧道,几乎成了地下铁道。而出了隧道就是上千米的深涧,桥梁架在60多米高的桥墩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列车。金口河关村坝洞中火车站,1965年8月12日以装填炸药388吨,一次爆破39.5万立方米土石方,夷平了山头,填平了两个深谷,造就了罕见的桥梁隧道相连的洞中火车站,完成了炸山填壑的壮举。当年打通关村坝隧道时,进出口创出一个月双口过百米成洞的记录,为此中央专门发来了贺电。中央为一条隧道的修建进度发贺电这是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成昆铁路在金口河境内有41公里,其中隧道38公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隧道大多是用手工打通的。
成昆铁路毫无争议地是 20世纪人类创造的伟大杰作,作为这个伟大杰作的创造者,中国铁道兵自然便是伟大的创造者,他们为人类,为中华民族争得了伟大的荣誉。那么,为这样伟大的中国铁道兵建一座博物馆就是人心所向的天经地义的事情。而铁道兵博物馆的选址便同样具有伟大的代表意义。
作为被联合国评为代表人类20世纪创造的伟大杰作而获得特别奖的成昆铁路,国家要为这样一群人建一座博物馆,它的选址我们首先会想到中国最牛的大城市,譬如首都北京,警如中国标志性城市上海。最起码也是与成昆铁路密切相关的成都或者昆明。但是,国家选址大出我们的推想,却又完全在情理之中。国家将铁道兵博物馆的地址确定在成昆铁路线上的金口河关村坝火车站上方的台地上。这里是成昆铁路修筑最艰难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铁道兵博物馆落户这里,对纪念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立下丰功伟绩、现在已经消失的铁道兵兵种,为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铁道兵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坐落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纪念,坐落在大渡河峡谷深处的夹缝中,狭窄的河谷两岸是高耸的刀劈斧砍般的千仞悬崖绝壁,在这样的铁道线上,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更能凸显这支特殊军队的伟大。国家在金口河大峡谷修建中国铁道兵博物馆,为业已消失的英雄的铁道兵树立丰碑,意义非凡!
铁道兵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主展馆于2011年3月破土动工,12月主体工程竣工,2012年6月28日正式开馆。而成昆铁路纪念碑于2010年7月1日成昆铁路通车40周年纪念日就落成了。纪念碑和博物馆主展馆成为一体。铁道兵博物馆的修建速度也充分体现了铁道兵这支钢铁部队的建设速度。博物馆静静地坐卧于金口河的大渡河峡谷深处,守护着成昆铁路,也守护着铁道兵精神,于喧嚣之外像铁轨铆钉一样牢牢地钉入岁月里,成为历史的一枚硕果。
藏于金口河的还有世界海拔最高的桌状山大瓦山,它犹如一艘巨大的航船高耸云天;国家湿地公园五彩天池,五个天然湖泊像神仙随手撒出的宝石,镶嵌在高山台地森林与山坡上的五池村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大峡谷之一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金口河面积虽然只有 598平方公里,人口5万,但却被誉为“自然生态博物馆”“野生动植物基因库”。由于金口河的封闭,“三线建设”时期,毫无悬念地成为必选之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员、普通工人及其他们的家属,在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青春和子孙都留在了金口河。时至今日,金口河虽然处于全省大小凉山连片扶贫区划范围,然而却是唯一不对外开放的地方。
金口河藏得很深。如果说,过去因为成昆铁路在这一段几乎都是在山洞里飞驰,过路的人也看不见金口河是什么模样?而乐西公路又被废弃,自然是断了外界的路。那么,现在呢?按理说这个时代飞机、高铁缩短了距离,互联网更是达到了人与人无论多遥远都可以零距离接触,地球已经变成了村庄,那么,金口河还帯要藏到什么时候?关键是,能藏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