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文轩的人,死是文轩的魂。”这句半开玩笑的话语,承载着我对新华文轩提供的这份工作矢志不渝的热爱。在传统卖场的领域里,我深耕十五载,目睹过“货卖堆山”时期的繁荣盛景,也感受过渠道变革所带来的切肤之痛。当新型市场的浪潮以汹涌之势席卷而来,我仿佛是一位被骤然抛入茫茫陌生海域的舵手,四周遍布着库存积压的暗礁、新品断档的漩涡,还有考核预警掀起的惊涛骇浪,前行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与未知。
归零:市场的无情重新教育了我
2021年那个格外闷热的夏夜,我踏入朋友介绍的达人主播的工作间。只见满墙的补光灯散发着刺目的光芒,实时滚动的数据屏闪烁不停,那一刻,我如梦初醒,惊觉自己已然成为行业里的“老新人”。当面对“GMV转化率”“种草效应”这些新兴词汇时,十五年从业经验堆砌起来的自信,瞬间土崩瓦解。曾经我引以为傲的客户维系技巧,在直播间这个全新的场景中,显得格格不入、笨拙而无用;那些我精心挑选的一些书,在达人眼中,不过是毫无竞争力、再普通不过的泯然于众的商品。从达人那离开,走在回家的路上,街边的霓虹灯闪烁,灯光映照着手机屏幕,就在那一刻,我注册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小红书账号,决心改变自己。
破局:从“小白”到“学生”的蜕变
三十七岁的我,放下过去的实体做出的成绩与经验,像初入职场的实习生一般,开始了艰辛的学习之旅。我长时间蹲守在直播间,手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观察所得:封面设计该如何巧妙构思,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话术节奏又该如何精准把握,从而恰到好处地带动观众的情绪;选品逻辑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深刻的市场洞察。当我带着我们的一些选品再去拜访这个主播时,对方提出的四个直击要害的要求——保价机制、发货时效、价格弹性、售后保障,宛如四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无误地剖析出传统发行体系中长久以来积重难返的沉疴。这些问题如同一座座高山横亘在面前,但我深知,只有翻越它们,才能有突破。
突围:合作的力量与创新的火花
与安徽新华的战略合作,成为我工作中的重要转折点。在选品会上,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将《小品一家人爆笑漫画》与背后的情绪点巧妙融合;借助《汪汪队》和《小品一家人爆笑漫画》《熊猫系列》的IP影响力,联动线下主题陈列和地推活动,创新性地打造出“阅读+体验”的全新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感受。而最令我自豪的,是将5万册《4年级快乐读书吧》滞销书转化为百万级码洋的畅销单品。当满载着的《4年级快乐读书吧》物流车驶出仓库,车轮滚滚,碾压过的不仅仅是坚实的沥青路面,更是传统思维的重重桎梏。
信念:争创一流,勇争先锋
在中盘事业部的引领下以及叶总的悉心教导下,安徽市场的业务得到很大的突破,历经了两年的转型之路后,我的工作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通讯录里,达人的联系方式与实体店长的信息并肩排列,见证着我业务领域的拓展与延伸。然而,始终未曾改变的,是深深镌刻在我骨子里的文轩精神,当我们将《小品一家人》推向全网销售榜首的那一刻,当看到安徽少儿类供货排名一路飙升,我更加坚定不移地相信:传统绝非束缚前行的枷锁,而是创新的路,是我们不断奋进的坚实基石。
市场,这位最为严厉的导师,用十五年的漫长时光教会我坚守正道、稳扎稳打,又在短短两年间,以疾风骤雨之势逼迫我开拓创新、出奇制胜。如今,我已然站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潮头,时常想起领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新华人的魂,不在某一个特定的渠道里,而在于永不停歇的探索与追求之中。”展望未来,我将始终以归零的心态,勇敢地拥抱每一次“变革”,用“争创一流”的坚定信念,全力打通线上线下的发展脉络,让川版图书的馥郁书香,飘进更多屏幕背后的精神家园,滋养读者的心灵,做一个优秀的文化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