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棋者所执之子,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

我初次了解围棋,是在五六岁时。棋场的工作人员站在路边,身前竖着一块棋盘,上面的黑白子则覆上了灰太狼与喜羊羊的贴纸。我被贴纸吸引走过去瞧。工作人员使用这些棋子讲解围棋的概念:“灰太狼把喜羊羊围起来了,那喜羊羊是不是就被吃掉了?”说罢提起了白子。我的眼睛顿时挪不开了,看到最后,神奇的一幕方式生了:喜羊羊奋起抵抗竟然托起了半壁江山,把灰太狼打压得溃不成军。太有趣了!从此我便迷上了围棋。

学习的时间久了,我渐渐琢磨出一些东西来。原来围棋不止是喜羊羊和灰太狼这般的游戏,更是策略的比拼。看似送子与对手,实则借一颗弃子深入敌方领土,为自己带来优势,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声东击西。有时,又需壮士断腕,及时止损。

除策略外又需要心理博弈和计算能力。以“打劫”(指黑白双方都把对方的子围住)为例,因禁止“同形重复”,提子之后,对手不能马上回提,需要在别处下一手,待对方应一手后回提,若对方没应,而是填上空,则劫完。而在别处下,称为劫材,找劫材时就要想方设法,使敌人回应,所以便需要计算得失以及与对手不断博弈。

人们常说,人生如棋。棋局的不同阶段,就像人生的不同阶段。我布局时总能在尚且空旷的棋盘上选择到利益最大化的下法,而布局时的顺风不是永恒的。在中盘时的战斗侵略中,我常因胆怯而避战,于是在侵消中,我又常落入下风。曾有一局棋,我不论布局与中盘都下得近乎完美,而在收官阶段,我却因心急,让大块活棋变成了死棋,从而输掉了比赛。未到局终,焉知生死。开局的劣势能被改变,胜局也能因收官中的细节而败。这正如人生一般,一时的顺利,若不好好经营,也能转为逆境;逆境时也能寻找突破口,重获新生;也能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而满盘皆输。

下围棋,落子无悔;叹人生,覆水难收。落子后,无论好坏,都只能硬着头皮,想法补救。而人们常因自己选择的失误,不断回想,甚至颓废而不去面对现实,努力解决。人生没有天生的赢家,我们既要在失败中及时调整自己,又要在遭遇挫折时勇往直前,同时尽己所能,做到问心无愧。

原来围棋的真谛不在于非要你输我赢,而是包含了成长的道理。落棋的每一步,亦如人生的每一步。方寸的棋盘,一如微缩的人生。棋伴人生,我将踏实走好每一步。

 

(作者系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2025届12班学生  指导教师:张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