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四川省作协2024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诗集《蜀葵》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星星诗刊发行部举行。省作协副主席、诗人龚学敏,成都时代出版社副总编辑庞惊涛以及李自国、干海兵、徐良、李斌、黎阳、李永才、李铣、李平等诗人参加。首发式由《星星》诗刊杂志社副主编童剑主持。
新书揭幕
《蜀葵》是诗人黄世海继《高低重叠》之后推出的又一部聚焦蜀地自然与人文的现代诗集。全书由“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花开花落”“香飘四溢”四辑构成,以蜀葵的生长历程为意象脉络,系统收录了诗人近年来创作的128首诗歌,集中呈现了四川独特的地理风貌、历史积淀与人文精神。本次活动以“品读《蜀葵》:一朵花与一片山河的诗歌交响”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该作品的文学内涵、地域特色及其在当代诗歌创作中的价值。
省作协创研室办公室主任徐良表示,《蜀葵》是省作协2024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之一,这本新书的首发是一件喜事,《蜀葵》有着蜀地的烟火气息,具备蜀地文化精神的诗性,是一部具有审美普遍性的现代诗集。
庞惊涛表示了成都时代出版社对《蜀葵》的重视,该书经过了编辑团队的精心挑选和精心排版设计,在未来,出版社将继续深入巴蜀文学土壤,贡献出版力量。
黄世海分享了《蜀葵》的创作历程与命名缘起。他表示,蜀葵是四川地区常见的花卉,其生命力顽强、花朵绚烂,恰如四川人坚韧豁达的精神气质。作为一位生于川渝、长于蜀地的诗人,他希望通过这部诗集,表达对故土深沉的情感与文化的认同。他特别提到,诗集的出版得益于四川省作家协会的重点扶持,以及诗友吕历、赵剑锋、逸西和成都时代出版社编辑团队的支持与协助。
活动现场
研讨交流环节中,在场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对诗集的出版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对诗集的主题、风格、特点等进行了评论。在品读交流中对《蜀葵》的文学价值与创作范式给予了肯定。
龚学敏表示,黄世海的诗集中既有对蜀地山水的深情凝视,也有对历史记忆与存在哲思的挖掘,展现出诗人的文化底蕴与艺术表达能力,为当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李永才从“在地性诗学重构”的角度,分析了诗集的书写特色。他认为,《蜀葵》以蜀葵为精神图腾,通过根、枝、花、香的结构,构建了一个从地理空间到精神家园的完整体系,实现了地域文化与现代诗学的有机融合。
李铣指出,黄世海的诗歌在“物化叙事”中实现了“人格化塑形”,将自然意象与人的精神世界相融合,展现出军旅诗人特有的率真与豪情,文本中贯穿着对人本精神的追寻与生命意义的叩问。
集体合影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星星诗刊杂志社联合主办,四川星星诗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诗歌专委会协办。活动在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中结束,与会者一致认为,《蜀葵》不仅是一部具有审美普遍性的现代诗集,也是一次对蜀地文化精神的诗性重构,为当代诗歌在地书写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文本。(图文/傅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