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一部融合家族温情与闽东革命烽火的文学作品《明月关山笛》新书发布会在天府书展主会场举行。该书作者鲍坚亲临现场,与著名作家阿来、侯志明展开了一场深度文学对谈。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97298054062456832


小说以描绘个人命运折射宏大历史


《明月关山笛》以闽都风土为叙事背景,将宏大历史融入家庭日常,既展现个人命运与时代的深刻联结,又饱含浓郁的闽东风土人情与诗意意象。这部荣获《小说选刊》2024年度大奖的作品,通过一个动人的情节展开:女婿在探亲时吹奏的一曲《关山月》,揭开了九旬岳父尘封的记忆——青年时代,他因目睹地下党员英勇就义而萌生对英雄的向往,决心加入共产党。在几次阴差阳错寻找组织未果后,他被游击队战士春玎所救,二人在闽东山区结下生死情谊。小说以多重视角,再现了岳父三次离家参加革命的经历,在历史与现实间自如穿梭,既展现了闽东游击战的烽火岁月,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普通人的善恶抉择,以个人命运折射宏大历史。


通过日常意象消解了文学与历史的距离

作者鲍坚是福建永泰人,现任作家出版社社长,已出版《庙堂之忧》《俯仰之间》等长篇小说及《正是看花时节》《无非世事》等散文集。在分享会上,他阐述自己创作《明月关山笛》的两大动因:一是亲情。他谈到,祖辈与父辈在常人眼中或许平凡,即便他们拥有令人敬佩的品质,在亲人看来也只是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存在,这份朴素而深沉的亲情成为创作的重要基石;二是对英雄主义的当代思考。他认为英雄主义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独特价值,这种解读既是对书中人物精神的延续,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平凡英雄的关注与致敬。

在对谈中,阿来深入剖析了这部小说的叙事特色,高度评价《明月关山笛》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上的创新,认为其价值已超越题材本身。他特别指出作品的两大亮点:一是以年轻人探寻亲人往事的视角展开叙事,突破常规宏大叙事与符号化书写;二是巧妙融入古曲《关山月》这一文化符号,串联起中国文化传统,将英雄主义的解读提升至中国历史文化的维度。

侯志明则指出,该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日常意象消解了文学与历史的距离,同时凭借悬念设置与叙事张力,拓展了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对完善当代文学版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