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乌托尔库诗歌奖”启动仪式在凉山州越西县文星中学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作协《诗刊》社指导,中共越西县委宣传部、越西县总工会、四川省作协创联部主办。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彭闯,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协副主席龚学敏,《诗刊》编辑部副主任、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彭敏,凉山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彭涛,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安图,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凉山州作协常务副主席、《凉山文学》主编巴久乌嘎,越西县委书记何建梅出席仪式。

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观看了越西县经济社会发展宣传片;欣赏了歌曲《相聚新越西》和《乌托尔库》;《诗刊》社与越西县文联签订“乌托尔库诗歌奖”相关框架协议。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97049773080231936

吉狄马加指出,越西历史悠久,汉武帝时期便在民族融合、边疆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民族文化交融的“活化石”。越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特别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转换方面成效显著。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山各民族亦有丰厚诗歌遗产,希望“乌托尔库诗歌奖”奖项传承文化、凝聚力量,彰显文明包容。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97049868030885888

彭闯表示,越西历史文化多元、风光秀丽,是充满活力的古老土地。“乌托尔库诗歌奖”的应运而生,既是回应时代呼唤、担当使命责任,也是巴山蜀水、锦绣四川向全国广大作家发出的又一份真诚请柬。期待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能成为记录时代的“留声机”,书写下这片土地上的脱贫奇迹、奋斗史诗和文明图景;能成为凝聚力量的“扩音器”,帮助这块热土树好品牌,擦亮招牌,让越西声音更加响亮、让凉山故事美名远扬;能成为文化赋能的“催化剂”,让诗歌、文学的强大能量为新时代乡村书写注入崭新内涵,推动文学IP与越西、凉山、四川发展深度融合。他强调,今年是有效衔接的收官之年,更是站在新的更高起点推动乡村振兴的起始之年,省作协在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抓实定点帮扶工作的同时,将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探索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文学助推越西发展的有效路径,让“文昌故里”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幸福。

何建梅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文学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越西的文昌文化、南丝路文化、古蜀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五大文化”脉络,如同“五色土”孕育着当地独特气质。当前,越西正将丰厚文化底蕴融入“农文旅康”融合发展战略,让文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希望越西本土诗人以此次诗歌奖为契机,扎根人民,潜心创作,与全国诗人携手,共同谱写属于越西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文/杨坤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