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走过多少河流多少山岗,记不清经历多少风雨才走进阳光……新华人的足迹,永远朝着前方。”每当这首激昂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我的心中便涌起无限骄傲与自豪。作为一名在新华文轩扎根二十余载的“老战士”,这歌声,不仅是对新华精神的深情诠释,更是我与文轩共同成长的生动注脚。

2000年,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以临时工的身份踏入安县新华书店,成为一名驾驶员。那时的我,未曾料到这份工作会成为我生命中最坚定的选择,更未曾想到,在这里,我将收获成长、感动与一生的归属感。在此之前,中专毕业的我辗转于乡镇政府、汽车货运、县造纸厂等多个岗位,却从未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两年。2005年,书店改制,我正式成为一名新华文轩人,而新华文轩,就像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港湾,让漂泊的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在新华文轩的岁月里,最难忘的便是与同事们并肩奋斗的时光。我们收获的,远不止物质上的满足,更有那一份份真挚深厚的情谊。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灾后重建期间,全县道路损毁严重,多处塌方掩埋,部分山区学校更是交通断绝。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如今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然而,为了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我和同事们每天清晨六点便迎着晨曦出发,在颠簸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有时,忙碌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瓶矿泉水、一个面包,便匆匆解决一餐。尽管条件艰苦,但同事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当看到灾后学生们领到新书时那欢呼雀跃的模样,看到他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内心满是无法言喻的成就感。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所做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关乎知识传承、关乎未来希望的伟大使命。

在新华文轩,我学会了“感恩”二字的深刻含义。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安县分公司遭受损失,是省市公司及领导及时伸出援手,送来帐篷、水、药品等急需物资,给予我们关心与慰问,帮助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在分公司经理的带领下,我们一边积极抗灾自救,一边努力开展教材教辅销售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全国人民的支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安县新华书店的重建纳入安县文化和职工活动中心项目,而我有幸参与其中。从2009年10月开始,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与文化馆、图书馆、教体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我们积极与当地村委会及村民沟通协调,解决各种矛盾与问题;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场地清理、挖填方测量、沙石收方等工作;及时完成相关材料上报及工程图纸报审。每天早上七点多就奔赴工地,直到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在工地上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吃饭也只能让家人送到工地。看着新华书店综合楼从一片废墟中拔地而起,亲历这其中无数感人的瞬间,我内心充满了感动与自豪。2010年5月,综合楼全面竣工;2010年9月,新华文轩连锁安县店在新县城隆重开业。那一刻,我知道,这不仅是一座建筑的新生,更是新华文轩精神在灾难中重生的见证。

“我们一起走过,走过战火与硝烟,我们一起走过,走过光荣与梦想……”去学校时,我总喜欢在车里哼唱这首歌。它唱出了我们新华人的心声,唱出了我们的坚守与执着。二十载风雨兼程,我与新华文轩同呼吸、共命运。在这里,我从一名临时工成长为正式员工;在这里,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在这里,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温暖。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着这份感动与感恩,做一名自强自信、永不言败的新华人,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书写属于新华文轩的更加辉煌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