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74900547526770688


一看到《归来红菱艳》的海报,就有一种怦然心动,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如宝黛初会时,宝玉所说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细看推文,果然有缘。2019年该剧立项,那一年我恰巧在重庆待了一个多月。深度游重庆,打卡缙云山、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北碚公园的红楼、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纪念馆、梁实秋先生的雅舍。 拜谒张自忠将军烈士陵园,了解北碚之父卢作孚及“民生号”为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

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由重庆芭蕾舞团编排演出。以“中国舞蹈之母”、北京舞蹈学院首任校长戴爱莲先生为原型,讲述了民族危亡之际,爱国艺术家从海外归来,奔赴抗日救亡战场,呼唤民族觉醒及抚育难童的真实经历。展现中国人民“愈炸愈强”的抗争精神,彰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不屈意志。

该剧在芭蕾舞中融入民族舞成分,在现代舞中融入历史元素,在国际化演出中融入重庆元素,是一部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文艺大作。

当巴渝风情邂逅西方芭蕾,将怎样拨动你的心弦,唤起内心深处的记忆?

你看《归来红菱艳》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芭蕾的美学魅力。不管是高雅优美的独舞,深情缠绵的双人舞,变化多姿的群舞,还是孩子们稚气欢快,乐观坚定的舞蹈,都能将现代表达和古典根基熔于一炉。你看梦幻迷离的雨巷芭蕾,童趣十足的花灯芭蕾,别开生面的旗袍芭蕾,纯洁动人的羽鸽芭蕾,将芭蕾与中国本土的文化完美融合,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穿过历史的烽烟,我看到美莲、唐明轩、傅柏森等一批饱含家国情怀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开办学校,抚育难童,唤醒民众,共赴国难,赓续文脉。从舞台上舞者的深情演绎,舞台下观众的全情投入,我感受到一颗颗赤子之心的呼应与共鸣。果然是赤子之心血犹热,肝胆皆冰雪啊。


(作者简介:李卉兰,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德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江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德阳日报》《德阳晚报》《德阳文学》《东方作家》《菊花石》《三星堆文学》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