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对古代的建筑和工程充满了好奇和敬意。因此,当我在这个暑假有机会去都江堰一睹其真容时,整个人兴奋不已。
在古代,成都平原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直到战国末期,李冰带领老百姓开渠引水,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减轻了洪水对成都平原的威胁。
到达都江堰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色深深震撼。古老幽静的森林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蜿蜒的道路如同一条巨龙,穿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参天的大树仿佛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勇士,静静地守望每一个来访者;奔腾的江水好似千万匹银色战马,气势浩荡。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每一滴水浪,都在诉说着都江堰千年以来的历史和故事。
首先,我来到了飞沙堰。飞沙堰的设计匠心独运,它利用弯道环流的原理,自动排沙、泄洪,既能在雨季将多余的水引入灌溉系统,又能在旱季保证水源充足。我站在飞沙堰上,迎着拂面的江风,听着咆哮的江水声,仿佛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在历史长河中流淌。
接着,我来到了鱼嘴。鱼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因分水堤迎水端的形状酷似鱼的嘴巴而得名。它巧妙地将岷江的水一分为二,形成外江和内江,既保证了灌溉,又能起到泄洪的作用。站在鱼嘴上,望着滚滚江水,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如何设计和建造这一伟大工程的情景。
最后,我站在都江堰山顶最高的宝塔上,俯瞰这片土地。远处绵延起伏的山峦,宛若一堵坚固的巨型城墙守护着人们;近处汩汩流淌的河流,恰似为这堵城墙披上了一条银白色的围巾。眼前的都江堰辽阔而壮美,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幅伟大的水墨画中,久久舍不得离去!
这次都江堰之旅让我深受触动。我为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感到自豪,也为他们留下的这片美丽的土地而感动。都江堰,这座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水利工程,不仅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努力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者系德阳市华山路学校五年级四班学生 指导老师: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