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我独自漫步于乡间小道,不期然间,一片翠绿如海的竹林跃入眼帘。踏入竹林,脚下是厚厚的落叶与柔软的泥土,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特有的清新香气。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这天然的空气氧吧,让呼吸都轻盈了许多。阳光慢慢渗透进密集的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初次邂逅添上了一抹神秘与温柔。

校园生活并非总是风平浪静。这段日子,我正被学习所困,感觉自己用尽了洪荒之力也没有达到理想的彼岸,仿佛所有的努力都失去了意义,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微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那是竹叶之间的低语,似乎正在嘲笑我的失败。偶尔,一两片竹叶悠悠飘落,旋转着、缓缓地融入地面上的落叶堆中,枯黄而萧瑟,无力挣扎。

  “咔嚓”一声,快门响起,打破了这郁郁的气场。一位摄影师正在拍摄,他站在一片柔和的晨光中,双眼紧贴着相机的取景器,仿佛整个世界都通过那方小小的窗口被他温柔地框定。“竹子有啥好拍的?”我小声地嘟囔一句。他立刻拉住我,向我展示相机里的照片,镜头下的竹子表面光滑且带着细微的纹理,那是自然与岁月雕琢的痕迹,一根根竹节努力向上延伸,挺拔而坚韧,每一根都有自己独特的姿态,却又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直指云霄,连阳光也被撕破,留下斑驳的光影。

一段充满力量的字句从我的胸腔中溢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错,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我们相视一笑。

  “孩子,竹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代表谦逊,高洁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你知道竹子定律吗?”我摇了摇头。

他说:“竹子三年不长,一夜千尺。”

凝望中,我陷入了沉思。时间仿佛停止了,我仿佛是一颗种子在空中极速飞翔,上下翻转。又恍然间着了陆,一头扎进泥土。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种声音在内心响起:我要生根,我要发芽,我要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我一条条根须用力地向外伸展,一次次绕过岩石,不懈地冲破泥土,奋力地伸展着弱小的身躯。一鼓作气,终是钻出泥土,带着初生的浅绿厚积薄发。

我贪婪地吸收着阳光、雨露,一次次挺直腰杆儿与冷风斗争。时间拽着风的尾巴匆匆掠过头顶,岁月变了一场华丽的魔法。枝干挺拔的我终于看清了四周,原来,我竟是站在山巅。举目望去,绝不柔软的浮云绕在山巅,缠绕成冰丝的白絮幽幽地放着寒气,大片大片的绿匍匐在我的脚下,娇嫩张扬。我还是我。

 回到家中,透过窗外,眼前仿佛仍是那片青葱竹林,耳边似乎还有细碎而密集的沙沙声……那是为我敲响的战歌!我微微一笑,翻开了手中的书本……


(作者系成都市七中育才汇源校区初二四班学生  指导老师: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