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青青,足下留情”,这句如繁花点缀在草地之上的标语,不仅是为自然增添文明色彩,更是从细微之处展现我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自古便有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野草的生命力蓬勃,能够在野火的摧残下焕发新生,可见自然自我恢复能力之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肆意妄为,任何自由都是有其边界的。

保护自然是由个人到群体的上行下效,而个人的力量便如同筑房的地基,只有将地基筑牢,才能向外发散凝聚,修筑好生态保护的大厦。自然界中的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既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由此,我们需从小事做起,将垃圾送回“家”,还大地以洁净;将水龙头拧紧,还源头以节流;将灯光熄灭,还天空以寂静。当今随手的一件小事,都可能在遥远的未来荫蔽我们的子孙万代。这就是所谓的忧患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的责任担当。

个人的力量是萤光,而由每个人所构成的社会力量则是星光,虽然更为遥远,却也更为明亮。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样的,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群众依然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力量。

葱茏茂盛的塞罕坝林场是华北平原防风沙一道强有力的屏障,蹲处水流中的三峡大坝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一个强有力的调节器。社会组织往往以其独特的自发性,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多少企业走在施行公益的道路上,多少青壮年将青春挥洒在保护生态的事业上。总有那么一群人自发地在黄沙遍地的沙漠中,用双手栽种出生命的绿色;总有那么一群人走遍海岸线去捡拾白色垃圾,还海洋以澄澈,还海洋生物以安宁;总有那么一群人在尽力跟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让发展再无后顾之忧。

成都市作为人口大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攻关生态环境保护大关,创建文明城市和公园城市。动员着社会上一切可动员的力量,让环卫工人定时定点的打扫街道,进行街道治理;采取河长制,分工到人,责任到人;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今,我们常看到周末在公园里野餐的一家人,也知道随手带走产生的每一片垃圾;我们常看到在绕城绿道上骑行的三五好友,也知道文明骑行,只用照片留下微笑。

朋友们,推开你的门窗,用心去感受吧!婉丽的芙蓉在梢头摇曳,发出生命的讴歌;灵活的河虾在溪中穿梭,潜跃出生命的脉络;人们走在大路上,绽开生命的活力之花!


(作者系四川省双流永安中学高2023级2班学生  指导老师:刘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