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举行。川观文学奖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在颁奖典礼上作主题演讲。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98361368410112000

“很多人可能已经获得过很多文学奖,但是获得川观文学奖还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被四川看见,也意味着在这儿看见四川。”在李敬泽看来,“被四川看见”和“看见四川”,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曾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往往代表着非常美好和非常重要的时刻。

李敬泽最近正在读玄奘法师的传记,他举例道,玄奘就是来过四川、来过成都的。“玄奘是在公元618年从长安启程入川,在成都受了具足戒,成为一个真正的僧侣。”李敬泽猜测,在后来西出阳关的漫漫征程,几乎是绝境一般的戈壁上,玄奘一定想起了他青年时期所在的、所见的四川和成都。

更为大家熟悉的杜甫,则是于公元759年从甘肃入川,这同样是他的生命史,也是中国诗歌史和中国精神史上的重要事件。“所以我不是仅仅在列举这些前人的事迹,而是说我们可能真的需要深刻地体会,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心里、中国人的文化中,‘看见四川’和‘被四川看见’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说到这里,李敬泽话锋一转,提起近日评选产生的“成都面馆50强”。“我把这50强的名单仔细看了一遍,觉得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了一个小小的奔头,就是要去挨个打卡。面馆也好,火锅也好,这是多么要紧的事儿。”在他看来,四川的人们就是从面馆,从火锅,从这样的生活日常、这样生活的根基上去建立、开发、走向那个广袤的、丰富的世界。

李敬泽进而在成都的市井生活和文化传统之间建立起关联。“我想正是由于有了面馆,有了火锅,我们才能理解什么叫做‘竹杖芒鞋轻胜马,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也是从面馆和火锅,才能够知道什么叫做‘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们也是从面馆和火锅,才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由此,我们走向广阔的人生、广阔的天地。”

李敬泽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文学家,但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有自己的观点和根基的文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始终希望、始终期待着川观文学奖是一个真正的‘川观’的文学奖,是一个真正‘被四川看见’和‘看见四川’的独特的文学奖。”

在他看来,正像我们在历史的回顾当中所看到的,四川曾经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文学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非常独特的作用;那么在新时代,在此时此刻,一个致力于体现和彰显自己的独特观点的文学奖,也必然会对这个时代创造新文化的伟大事业提供重要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其重要的和独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