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探索网络文艺发展的新趋势,9月19日,“新质生产力与网络文艺新趋势”研讨会暨2023年四川网络文学年度报告及影响力排行榜发布会在西南科技大学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专委会、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办,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文艺评论基地(西南科技大学)承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专委会主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苏伟洲,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授张宇,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白浩,四川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杨华,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周冰,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田彬华,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剑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黎杨全,中国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安徽大学讲习教授马季,《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博导杨中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责任编辑王金芝,网络作家五志、伯百川、灵犀无翼、浓睡等60余位专家学者、网络文学创作者出席会议。
苏伟洲在致辞中强调“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对网络文学有深远影响。绵阳作为“科技城”,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文化底蕴深厚,要将科技资源转化成文化生产力,将新质生产力投入文艺创作的实践中。
李明泉在致辞中强调“新质生产力”与文学有密切关系,他提出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影响,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日新月异的进步,文学艺术的发展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汲取想象力和审美内涵。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跨专业的交流发展,都是文学艺术与科技的交融。
开幕式结束后,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网络文艺新趋势”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有点有面,宏观考量,微观思量,各有认知,各有特色。专家学者们谈及了网络文艺批评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新质生产力在网络文学各个领域的应用,站位高,对象新,平台高,为与会人员开拓了思路。
会议还发布了2023年四川网络文学发展年度报告及四川网络文学影响力排行榜。
李明泉在闭幕式上指出会议主题紧跟时事,涉及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会议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得以体现。他强调,文艺创作者具有不可替代性,面对人工智能技术,要敢于挑战,勇于学习,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