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外一首)


李 纲


救援抢险还在继续

我的笔是否迟疑了一些

晚上翻来覆去的失眠

为奔赴泸定地震一线的“战士”

且让我们都称你们为英雄

用诗歌的名义

我知道微不足道

用我一生储备的几个字吧

谢谢你们


用一双手温暖另一双手


“家没了,但我们还有一双手”

面对被地震毁坏的家园

石棉县草科藏族乡一位大姐朴素的语言

感动了所有援助者

在亲人面前, 忍住内心的痛

用坚强鼓励坚强

用一双手温暖另一双手


     作者简介:李 纲,诗人,现居雅安雨城区。




地震撼不动结实的人间

夏 泱


他们徒手从垮塌的废墟中刨出

一具具躯体。有的活着,有的逝去

当生命成为屏幕上冰冷的数字

每一次灾难来临

总有一群人勇往逆行

他们的名字叫军人。


湍急的水流,冲洗着

悲哀与血迹。泥沙夹裹下

是祖国坚实的血肉之躯

人间有大爱,爱着的每一天

都足以感动世界


作者简介:夏泱,青年诗人,现居遂宁。



在小小的帐篷里

花 纹


蓝色的小小的帐篷里

传来琅琅的读书声

铅笔、书包和课本

让孩子们重拾昨日的笑颜

图画本上,他们画出鲜花、亲人

画出英勇的消防员和武警战士

他们也画小鸟、花园、明月

对于生命和离别,他们

有着这个年纪本不具备的理解


在小小的蓝色的帐篷里,他们

勤奋学习,感受着阳光和雨露

他们露出的笑容

让千疮百孔的大地重新萌芽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一棵伤痕累累的小草

也会迎着风雨,挺直它的腰杆


在蓝色的小小的帐篷里,家

和蓝天,已融为一体


作者简介:花纹,80后,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人,诗歌爱好者。



五十八秒(外一首)

徐甲子
 

9月5日12时52分,泸定地震发生时,雅安荥经县一幼儿园全体幼师奔向幼儿室,以五十八秒的速度将所有幼儿转移到安全场地。

一一题 记


五十八秒
比生命短,比死亡长
黄金般的五十八秒
是本能?还是职责
当此升华为母爱
她们的逆生而行
让一个个小小的生命
得到爱的护佑

她们还未成婚
她们家有儿女
生死未卜的瞬间,她们
临危不乱,以无私的母爱
让时间定格
让生命动容
 

血肉之桥


路毁,桥断
肩头连在一起
便是一座血肉之桥

人民至上
让生命从肩头踏过
这是一种怎样的担当

这些稚嫩的面孔
这些蜜中长大的孩子
危难降临,你们义无反顾
逆生而行,以青春热血
浸染了时代风采

作者简介:徐甲子,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多家刊物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纸上的时光》,散文集《绝色湖蓝》等。




向光而行(外二首)

曹银桥


你若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在一段幽暗狭长的隧道里

每一盏萤火灯,都在奋力发光

我看见,月亮正穿过黑夜的背面

一束光照亮着另一束光

不远处,总有人点燃信念的火把


你若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都充满了张力

我看见,穿荧光服的救援者

汇聚成夜空的星河

照亮每一寸土地,到处都灯火通明


山海儿女


还未来得及记清大海的容貌

飞机已经盘旋在成都的上空


如果责任足够重

白色可以抵挡一切吞噬

如果速度足够快

乌云及闪电足以被抛在脑后


这群刚刚从三亚回程的“大白”

来自祖国心脏的守护者

此刻,正在万米高空中

准备下一个战场的冲锋


眼神永远坚定,初心始终如一

为山海而战的他们

被大海浸润过,被浪花淘洗过

是在山和海的风风雨雨中

成长起来的——山海儿女


新时代“飞夺”泸定桥


浑浊的河水挟着汹涌的波涛

大地似乎要吞噬一切

担架上的伤者急需过河

人民群众的安危刻不容缓

此刻人民子弟兵如同神兵天降

抬起担架,护送百姓

硬生生将两根圆木搭成的“桥”

架起生命的通道


这是红旗高高飘扬的底座

这是热血铸就的钢铁意志

这是众志成城的激流勇进

这是延续了八十七年的传承


时空如果能够穿越

在枪林弹雨中飞夺铁索桥的年轻人

和在大地的颤动中

用身体铺就生命之桥的年轻人

相互对望,就像看到镜中的自己

所积蓄的力量,足以撼天动地


作者简介:曹银桥,导演,诗人,作品见于《星星》《诗选刊》等。现居海南海口。



致泸定

王富举


九月,一个正午的剧烈晃荡

让泸定的石头,又一次晕眩

并学会跑动。河流暂时失去善意

关于一部分房舍和家园,关于牛羊

天使的微笑和花朵,仅仅

反复被废墟描述


那么多的母亲一瞬间生出了羽翼

那么多亲人,停留在

卡顿的时间,他们满面尘灰

已经看不见旭日和露水,不再

试图寻找回家的路径


磨西镇、得妥镇、燕子沟镇

一种画面内外的奔赴

泸定桥,它和担架、悬索一起

和无数年轻的臂膀一起

再一次,从历史的悲壮中浮现


甘孜的青山一定记得

那些无畏的身影、疲惫的脸庞 

那些心中亮起的灯火也一定记得

那些猎猎飘扬的旗帜,肯定也记得


作者简介:王富举,仡佬族,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少数民族班、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作品见《诗刊》《民族文学》《山花》《作家文摘》等刊。现居贵州遵义。




肋 骨

周忠斌


用三根青冈木绑上一根绳子

就像三根肋骨绷紧一束肌腱

把它架在一条湍急的溪流上

就有了一座桥

一条生命的临时通道


来,你用肩扛

来,你用手推

来,你稳着呻吟的伤者

两边的人小心翼翼拉紧绳子

与死神开始赛跑


与八十多年前那一幕多么相像

十八个勇者

扶着十三根肋骨

冒着敌人的炮火

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

精神,始终都在


作者简介:周忠斌,四川洪雅人,执业医师,诗歌爱好者。



溜溜的情歌婉转悠扬

 苏世佐


夜幕降临

跑马溜溜的山上

圆圆的月儿挂在枝头

情歌对唱婉转悠扬

地动山摇余震再次袭来


月光皎洁铺满崎岖的山路上

一群消防官兵借着月色

抬着受伤的老人彳亍前行

跑马溜溜的山,山风呼啸

失去往日的浪漫


塌方的山路还在抖动

上一篇:抗疫·救灾作品选|《星星诗刊》公众号:防疫抗疫诗选 下一篇:抗疫·救灾作品选|《四川文学》•泸定地震诗歌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