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43749229272154112


目录

 

卷首语

闪光/马  平

 

“涪江若只如初见——最美涪江游记”征文选登

61  涪江向东流/侯志明

65  涪源桥上的山水阅读/廖伦涛

69  夺补河畔的白羽毛/王  琴

73  李白的涪江/刘术云

79  历史与自然的交响/蒋芸徽

83  历史在这里拐弯/张锐强

 

小说地带

短篇小说

04  春见/朱  斌

19  干涸的河/张玉博

26  觉醒的翅膀/符浩勇

小小说

33  量子世界/刘国芳

 

散文世界

36  在那个古意氤氲的平原上/王太生

 

剑南诗草

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

43  三鞠躬(外一首)/吕  历

44  站在一帧相片前(组诗)/阿苏越尔

46  老院子(外二首)/老  童


时代潮音

48  春山,归人(组诗)/胡  马

52  我惊奇于万物的微妙(组诗)/洛  白

54  一座山的后门开了(组诗)/云  子

56  我窥见自己变成一株植物(外四首)/江  水

58  清晨入山(外三首)/王恩贵

59  忆父亲(外三首)/秋原劲草

 

文学观察

92  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

     ——读辛波斯卡诗歌《一见钟情》/曾  蒙

 

封二  作家风采——吕历

封三  中国网络科技科幻文学创作扶持项目发布会在绵阳举行

 

封面设计  孙刚

 

卷首语

 

 

闪  光

 

文/马  平

 

王子是一匹马,家里的贩运生意主要靠这匹马。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苔丝》上路不久,便让苔丝家这匹马意外身亡。他写道:“王子的遗体被抬到它原来拉过的车上,然后便四脚朝天,蹄铁闪映着落日,重新走过那八九英里它才走过的路,回到马洛特村去。”

苔丝的命运就此改变。马没有了,苔丝去了“亲戚”德伯维尔家,失贞怀孕了。然后,孩子降生。夜深了,苔丝点燃一支蜡烛,让几个弟弟妹妹跪成一圈,让大妹妹捧着祈祷书,她自己则开始为孩子施洗。哈代写道:“小小的蜡烛的慈祥的微光抹去了她身材和面容上的小小瑕疵。”

在一部文学作品里面,光点不是可有可无的,只不过几个字就够了。如果落日不能从笔端跃上蹄铁,王子最后的归途可能会有一些茫然,一些迷乱。现在,王子撇下可怜的苔丝,高抬四脚向天上走去,踩出一个又一个光点,让一条路闪闪烁烁,却不管不顾尾随而来的无边无际的黑暗。

同样,光晕也不是无足轻重的。烛光并不明亮,却仿佛已经把世界照透。如果把一切都暴露在阳光下面,我们反而可能什么也看不到——那些隐痛,那些忧伤,那些倔强和坚忍……

我是想说,我们需要文学,有时就是需要它的一个亮点,以及一丝抚慰一丝体贴。我们有时并不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宏大,反而需要它给我们带来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小不过一个光点,大不过一团光晕。文学的光亮,似乎就是这样不经意间从细微之处发散出来,然后星星点点凝聚起来,辉映我们缺少光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