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快点,写作业!”注意看,眼前这个表情严肃,戴着黑框眼镜的人叫“小林”。其貌不扬,却总是让人印象深刻,令我们又爱又“恨”。
“小林”并不是他的本名,当他作为我们的朋友时,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林”。“小林”拥有超高的数学解题能力。我们压根看不懂的数学问题,他看一下就能刷刷地做出来,让我们都化身为他的“小迷弟”“小迷妹”。那时,他相当亲切,会和我们一起“练英语”,用怪异的音调说“Are you ready——”,也会和我们一起唱“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引得哄堂大笑。他是我们来到新学校的第一位“朋友”,也是我们从小学毕业后,来到新学校的让我产生第一份敬佩与亲切感的来源。
“小林”也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这是他的另一重身份。而此时,我们就得恭恭敬敬地叫他一声蒋老师了。
“张XX,还敢上课捣乱,到办公室来!”蒋老师满脸阴沉。“李XX,看看你都写成什么样子了!”蒋老师有些生气。“王XX,依你的基础……你看看……你都考成什么样子了!”蒋老师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和所有班主任一样,这时的他总是让人“避而远之”。那种严厉,甚至苛刻,竟然没有“小林”的一点影子。
不过,蒋老师的确十分值得我们敬爱。
仍记得,一个宁静的夜晚,温暖的灯光下,“刷刷”的书写声回荡在教室。我正专心地做着题,一道几何证明题难住了我。无论怎么思考,都得不到结果。草稿纸上的空白越来越少,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可那一堆线条乱糟糟的,缠得我心乱如麻。我有些着急,眼睛不住地乱瞟,正好与蒋老师对视上。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困难,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停在了我的身旁,然后看看我,再看看试卷,回到了讲台上,打开了电子白板。“有一道题比较难,很多人不会做——”,接着他便耐心地讲起了那道题。眼神一改以往的严肃,变成了慈爱和温和。他的手飞快地书写着,一条又一条的线条被整理得有序起来。他还不时地看向台下,似乎在问我们有没有听懂。而当我们露出疑惑的表情时,他便又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演示,直到我们回复以肯定的眼神。
教室里,同学们静默无声,但都默契有序地听着、记着。后来,蒋老师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满怀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他又扫视了一下全班,然后放心地笑了,我们也笑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听到没,赶快写!”耳边又响起了蒋老师的声音。我想,他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更是一个好老师。他的亲切是爱,他的严厉也是爱,他的指责是爱,甚至他的苛刻都是爱。称他为蒋老师也好,“小林”也罢,他都是令我敬爱的人,令我们敬爱的老师!
(作者系南充十中初2024级1班学生 指导老师: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