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歌的第二部小说《志趣童年》出版了。回放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许多生活细节,令读者特别亲切。它还原了那个时代川东北农村的现场,重新点燃了大巴山乡村那个特殊年份的烟火。

简歌这部小说叙事语言、情节设计较上部小说有了改变。整个节奏变得均匀而平缓,语言安静而质朴,像初秋的一溪流水,加持着立体的光影。张菊花是主人公,也是作者自己。全书的情节以菊花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张菊花活跃、调皮、乐观又极富生命力。她热爱生活,不畏未来,以奔跑的方式迎接属于她的每一天。全书33个标题就像33颗珍珠,用“志趣”把“童年”这根线串联在一起,成为一件值得纪念的人生礼物,献给自己也献给读者。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特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人的时光都是定制的,童年是生命中最纯粹的时光。

当生命经历了世事,特别回味时光深处的人和事。那是原点,那是故土,那是生命的初始。小说中的张菊花,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她的“四合院”。她一出生,小寨就在,四合院就在,学校就在,包括村庄、庄稼、河流、山川、长辈、炊烟、牲畜、人情以及这里的一切都在。

文学叙事是一次回访,一次记忆的折返,像掠过的一束光,虽逝,却在意识深处生了根,由此产生的枝繁叶茂,就是我们“自己的空间”。

因为“纯粹”,所以“固守”。

每一个作家都在“纯粹”中逆行,寻求生命的本真,探索灵魂的“源头”。而童年,就是“时光之初”,就是“精神故乡”。每一个人都在回溯,都在记忆存盘,都在醒与倦中入梦。在琐碎而浮躁的日子里,不经意间,通过一场倦梦又回到了童年。

小说文本中多处记叙菊花及其同伴的“恶作剧”,如上课摸鱼、捡爆竹、背书帮腔等,那是生命成长过程中“分岔的新芽”。童年是人生的雏形,决定未来的走向,决定长期的情绪价值。

那些“分岔的新芽”最终会在另一个空间抽枝开花,独辟一片时光。正如电影《哪吒》的导演饺子,他将一个“神话”重构,实现了大众对教育的认知觉醒,而“哪吒”就是从童年里分岔的新芽。作者也为当下焦虑不安的无数家长提供了一种思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童年”,没有“培优”,没有“网络”,授“父母之命”,寻自己的志趣。那时的“童年”是快乐的,带着野性和劣犟。

童年会分泌太多不安分的“多巴胺”,映射出不一样的世界,仿佛一场异彩纷呈的电影,画面、声音、光影、色泽、情感……独特而温馨,自由而宽广。

玩游戏是童年最投入最愉快的一件事,进入游戏仿佛进入了一场梦,时间停滞了。就像作家刘亮程在《本巴》中所描述的情形:赫兰从阿盖夫人母腹中一落地,连一口奶都未吃,就跟着草原上的大人转场搬家,赶羊粪蛋。赫兰要去追赶他的哥哥洪古尔。那些大人在草原上赶羊粪蛋,赶着赶着就变小了,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母腹。

刘亮程的《本巴》其实就是在写时间,母腹中的孩子不想出生,童年的孩子不想长大,青年又不愿意迈入中年,老年更不愿往前走了。可人生一旦驰出童年,上了中年的高速路,根本停不下来,只有全神贯注,勇往直前。

简歌的《志趣童年》如读者所愿,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产生了心灵共振,道出了“时间的珍稀”,翻出了一本藏匿多年的旧影集。她想通过这本集子把时间固定下来,抑或把跑走的时间撵回去。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游戏”,我们在“游戏”中历练,在“游戏”中张望,在“游戏”中藏匿,在“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中默然出局。童年时,我们会哭,而现在不会哭了。“现实生活”中的游戏,哭也无济于事。“童年”是属于我们“自己设计的游戏”,不受管制和束缚,无论输赢,都是快乐的。

生命从小变大变老,最后终结,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生命愈往后走,愈想回到从前。而“童年”正是“光的源头”,始终远照,始终光亮。即便曲折,也是风景,即便坎坷,也是经历。

简歌是一位勤勉的生活记录者,她穿梭于生活底层的阡陌交通。收集每一颗白露的晶度,每一束光的亮度,每一颗星子的幽蓝,用文字记录童年,记录时间,记录大山的人事,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者使用的文字“地域性明显”,源于她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人属万物之一,长在那一片土地,就有那一方山水的属性和特质。譬如,文本中出现的川东北方言,大巴山风土人情,米仓山民谣,恩阳美食等都是作者独有的“特产”,无可复制。这也是巴中这些年大力鼓励本土作家写作的重要缘由,每一篇文字,都是对本土的一次外宣。

作家的内心始终保持着人文的温度。“悲天悯人”这个词太大,王志国诗人有一句诗“低于大地的忧伤”更合适。在《志趣童年》文本中,简歌的文字像从地里慢慢长出的一茬茬庄稼,始终保持一种长势。能听到情感地灌浆,喜悦地拔节,如站在故乡远眺一片麦田,迎面扑来浓郁的地气。她笔下的人物鲜活,感情细腻。她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动与静。这与她多年“卧底”基层,热爱生活,洞察人性的经历和习惯息息相关。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作者简歌却把米仓山下流经“小寨”的那条“河流”截了下来,让更多人再次回游“清澈”,回到“时光之初”。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909598922168254464

(刘涛,笔名刘上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作协会员,巴中市小说学会会长。巴中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生于宕水之源,现居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