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烈的金黄,渐渐填满了土地炽热的颜色。正午的太阳,投射下灿烂的阳光,那是一片葵,一片开得轰轰烈烈的向日葵,高傲地抬起头颅,追逐着它们的信仰。

外婆的菜地里,瓜果蔬菜年年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一片葵。

它们犹如一群忠诚的士兵,始终面朝阳光,它们的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犹如小太阳一般温柔而耀眼。每一片花瓣都似乎在诉说着不屈的生命力,无论四季更迭,他们始终面朝阳光。

我曾经问外婆:为啥总要种上一片向日葵呢?外婆总是笑而不语。直到这一天,我在《植品》上读到这样一段:干高七八尺至丈余,上座大花如盘,随日所向。 《群芳谱》也提到过向日葵: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阳花。茎长丈余,干坚粗如竹。叶类麻,复直生。向日葵似乎从古至今都特别招人喜欢。  

后来,我因学习任务重,越来越少回老家,每天都被作业包围,每天都很疲惫,但是学习成绩却没有太多提升。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中。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脑海中总会想起那片向日葵,这个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召唤我:快来!你的力量在这里!

过年了,我终于有机会再一次和向日葵在一起。冬天的向日葵远没有夏日的灿烂,但是在植株的顶端已然有了一个小花苞。它们是那么小,只是那么一点点金黄,从浓密的绿色萼叶中倔强地探出头,就仅仅是那么一小点,也渐渐有了昂扬地趋势。我的心就像被猛烈地撞击了一下。是啊,寒风不曾让它低头,孤独不能让它退缩。那一抹小小的金黄一如我们深夜的台灯,一样的颜色,却有着不一样的“灯下人”。我的一阵悸动,似有所悟。

后来,在覃子豪的《火种》读到一句话:7月在珊瑚密集的南方,太阳以金色的稻梗点燃青松的火烛,点燃向日葵的圣火。”向日葵是希望,是力量,是火种。向日葵如此,人更要如此。即使身在井隅,但心向阳光。若眼里有诗,一切自在远方。

心中种下了葵,便日夜兼程。

席慕蓉说:“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万物生,万物荣,有些道理天地懂得、草木懂得,我们也应懂得。

 

(作者系李希恒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三班学生  指导老师: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