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地域人物为核心的历史小说创作中,乡土素材的挖掘与运用,一般都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宋籍田歌》就是该类作品中值得剖析的范例。笔者在阅读该小说后,颇受启迪,于此浅谈《大宋籍田歌》中乡土素材的挖掘与运用,分析其对小说的影响和意义。
《大宋籍田歌》是作家张生全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田锡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小说中大量运用乡土素材,展现了北宋初年的历史风貌和四川眉山洪雅一带的地域特色。
在《大宋籍田歌》中,运用乡土素材的体现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是历史背景与地域特色交融。一方面,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宗朝的政治风云,生动再现了宋初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眉山洪雅作为小说的重要地域背景,其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在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比如,茶文化的魅力(如蜀地名茶瓦屋春雪)及茶叶的买卖与禁令等情节,反映了宋朝时期的经济政策与民生状况;再比如,籍田礼作为古代吉礼之一,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不仅体现了田锡作为儒士的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古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二是人物塑造与乡土情感交织。主人公田锡的仕途虽然充满波折,但他始终对乡土有深厚情感,他关心川人疾苦、努力推行善政。也就是说,构建田锡的形象,需要发挥乡土情怀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小说中寇准、吕端、吕蒙正等朝臣群像在小说中同样具有鲜明的乡土情怀。
三是故事情节与乡土生活交映。在小说中的政治斗争中,乡土情感往往成为人物行动的重要动力;当时蜀地的历史事件与乡土社会的动荡紧密相连;田锡等人在蜀地推行“约法三章”、兴办教育等举措,一幕幕深植乡土的艰辛,深刻体现了乡土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乡土素材挖掘的深层意义,在《大宋籍田歌》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首先是文化振兴与乡土认同。在小说中,张生全通过田锡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对乡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田锡是四川洪雅人,作者重点书写了他极力促成太宗举行籍田礼、在蜀地推行的乡饮酒礼、“约法三章”(对乡土治理的深度理解和实践)等,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深沉,更有助于增强四川读者尤其是眉山读者的乡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其次是予人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因为小说中的历史事件与乡土生活,蕴含着比较个性的历史反思和现实启示。通过田锡等人物的命运起伏,小说比较生动地展现了乡土社会的矛盾和变迁。可以说,这些乡土生活也为现实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读者在走进历史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心得。
再次,深化了作品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作者细腻的乡土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质朴魅力,自然会提升小说的艺术品质。
换个角度来讲,与其说乡土素材自然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品质,不如说乡土素材在极大程度上扩展了这部小说的立意与空间。
乡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大宋籍田歌》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方面是张生全勾勒的乡村治理思考,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通过这部小说,我们能够感知到,深入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创作历史小说不失为良好途径。
总之,笔者以为,《大宋籍田歌》作为张生全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比较成功地把控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平衡,通过深入挖掘乡土素材,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北宋初年的历史现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与脉动。同时,《大宋籍田歌》也通过人物的命运起伏和乡土社会的变迁,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让读者在感受甘苦的同时,领悟到时代与人生、命运的复杂交织,以及四川乡土文化的浩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