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娃,我心里面有很多成都美好的画面。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花开灿烂;红墙竹影浣花溪,林堂幽静;金色银杏落秋风,满城望江楼上望江流,草堂檐下幽雨飞,韵泽八方的古蜀神器,闹中取静的盖碗茶。
而我最爱的是那充满了烟火气的串串。
每当夜幕降临,我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成都美食数不胜数,寻遍大街小巷,在这个庞大的选择谱系中,我更钟情于市井小巷,甚至是犄角旮旯。“马路边边”“厕所串串”“棚棚串串”,还有一些藏在小区里连名字都没有,熟人才找得到的“苍蝇馆子”串串店,却每天没到饭点,已是座无虚席。
简陋的装修,拥挤的厅堂,早已被油烟熏黄的墙面上贴着颇具成都特色的标语,“没有什么是一顿串串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是对串串最起码的尊重!”
有着裂缝的长条木凳配上隐隐泛着油光的木桌,屋顶上几台吊扇无力地转动着,整个店铺散发着陈旧的味道。但就是这样的餐饮环境,十来张桌子的最大容量,门口等候的人却已排到了70号。坐在小板凳上的人们却无一人脸上有焦虑之色,一碟瓜子、一张号牌,是离美食最近的配置。可能只有这个环境,才配得上成都人想吃出点境界的追求,才装得下成都人最简单的幸福,最懂人心的烟火气。
盛大的宴席总是伴着庄重的典礼,串串的热闹也伴着一声声“小妹儿,掺点茶”爆发开来。
当咕噜咕噜吐着泡泡的红锅被店里的嬢嬢端了上来,只见数不清的花椒、辣椒在红汤中翻滚着,香辣的味道直冲我的鼻端。
牛肉,是串串永远的主角。拿起竹签,肉上沾满了红油底料,用筷子把肉撸下,饱蘸混合了花生末和花椒面的辣椒粉,迫不及待送入口中,肉质嫩滑,嚼劲十足,舌尖感受到的是辣椒粉在深处爆发出的猛烈辣意。闭上眼睛,享受辣的快感,是夜色中的味觉狂欢,也是热爱生活的火热证据。
还有那脆爽红艳的郡肝,“七上八下”的毛肚,细腻丝滑的青笋尖,物断丝连的藕片,一口咬出千滴红油的蘑菇……。过去将被遗忘,唯有成都不忘。一声“老板,数签签儿!”久久回荡,这就是路边的那份得意,这就是成都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
没有比这里更接地气的,没有比这里更有烟火气的,这就是成都快乐的标配。
成都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作者系成都石室联中七年级六班学生 指导教师:黄艳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