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其他
清明·气清景明 春风化雨思念长|岁时物语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 时间:2024-04-04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古人笔下的清明是何模样?也许是吴惟信笔下游春的热闹与惬意。

4月4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气清景明、春光明媚的时节,节气清明就如期而至了。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清明极为特殊,因为这是此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日子,其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同时,在这个节日之中,既有祭扫的缅怀伤感,又有踏青的悠然自得。

融入寒食、上巳习俗

既有祭扫的缅怀,又有踏青的悠然

提起清明节,人们总能想起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日,人们扫墓祭祖,缅怀先人,抒发对已故亲友的哀思和怀念。而这一习俗,来源于寒食节。寒食节曾在中华大地上延绵了两千多年,相传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而设立,其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更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1.jpg

历史上,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二日。因为两节时间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虽在当下,寒食节鲜有人知,但人们约定俗成,不在清明节当日祭祖,而选在其前一两日扫墓,这也是寒食节习俗的痕迹。

同时,清明节也融入了时间与其相近的上巳节的习俗。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在这一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年轻的男女也可趁春光正好,出门游玩。文人雅士还有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风雅的习俗。于是在清明节气,古时的人们也踏青、植树、放风筝、荡秋千、蹴鞠,在春光正好中携一家老小出游,享受着春日的欢乐明媚。

传世珍宝《清明上河图》

所蕴藏的画作之谜

在古时文人墨客提笔写下的清明诗句之外,当人们想起与清明相关的艺术珍品,便是名扬海外的传世珍宝《清明上河图》了。这幅由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更是国宝级文物。

2.jpg

作为一幅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无价之宝。其中,关于画名中的“清明”一词,不少人会认为该画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场景。虽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二字指的就是清明节,但也有专业人士指出,画中的“清明”更多指的是“天下太平,世道清明”,而不是指具体的清明节。

时至今日,关于这幅传世名画中的“清明”一词,也许难以有定论,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一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最高水平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正因于此,“清明上河”的题材在后世也被不少书画大家争相使用。其中,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岁月流转中,“仇本”也成为后世众仿作鼻祖。

而在四川博物院馆藏的众多书画文物中,正有一幅清人伪款仇英清明上河图卷。画中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将繁华、热闹的市井景象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清明时节,风暖大地。或缅怀哀思,或赏游惜春,趁着春光正好,沉浸其中吧。(图文/李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