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凯江的晨雾漫过庞统祠的古柏,当调元故里的墨香染上少年的衣角,罗江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呼唤着青春的诗行。2025年7月22日,“执笔罗江 青春与诗行” 第十八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在罗江拉开帷幕,一群怀揣诗心的青年,将在这座浸润着三国文化与诗歌基因的小城,续写属于他们的青春诗章。
此次夏令营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上海大学、香港都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各大高校的22名大学生诗人,此次活动旨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大学生诗歌创作人才,为中国诗歌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而更重要的是,这场以诗歌为纽带的青春盛会,将以独特的方式,借助诗歌这一灵动的载体,让古老的文化在青春的笔触下焕发新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传统与现代在罗江的诗行里完美交融。
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鲁娟为第十八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授旗并宣布开营
中共罗江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马关景区党工委书记陈然致辞
中共罗江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马关景区党工委书记陈然在致辞中表示,罗江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并表示罗江正积极推动“诗歌进校园”,打造诗歌创作基地,编撰《青少年诗歌集》,让文化根脉向未来延续。希望通过此次夏令营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诗人了解罗江、爱上罗江,用他们的诗歌描绘罗江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为罗江的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主编龚学敏致辞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主编龚学敏介绍了大学生夏令营的情况。自2008年《星星》诗刊与成都文理学院联袂点燃这第一簇的诗歌之火苗,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的星光已在中国诗坛闪耀十八载春秋。此次大学生夏令营选择在罗江举办,原因有三,一、这里是三国遗风的栖息地,庞统祠银杏树的年轮里刻写着千年的史诗;二、这里是清代大儒李调元的故乡,他编纂的《函海》至今闪耀着巴蜀文脉的辉光;三、这里更是当代诗歌的热土。《星星》诗刊与罗江区合作举办的“罗江诗歌节”已有20年,每两年一届,“罗江诗歌节”已经成为罗江的城市名片,也让诗歌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坐标。龚学敏更对本届夏令营有三重期许:一是希望能感受罗江厚重的历史,领略文化遗产的魅力,寻找诗歌创作的灵感。二是希望通过采风、讲座、相互讨论交流,获得创作的突破;三是希望赋能罗江的乡村文化。大学生们笔下的罗江,不仅是风景的复写,而应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创造性发现,让青春成为罗江与诗歌结合的、最完美的诗句。
成都文理学院校长助理张昊致辞
成都文理学院校长助理张昊在讲话中表示,成都文理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学艺术教育,并将继续深化与《星星》诗刊的合作,以诗歌为纽带,以教育为桥梁,共同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将诗歌文化融入新文科专业建设中,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
夏令营营员代表周琅然
来自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博士生周琅然代表夏令营营员发言,他表示能够参加此次夏令营感到无比荣幸和激动。星星夏令营是非常有价值的诗歌活动,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青年诗人们在这里相聚,摆脱屏幕和键盘对遣词造句的束缚,充分捕捉对方每一次发言的语调、神态和情感, 从而产生不只来源于诗歌字词本身的共鸣。
最后,他感谢罗江区政府,感谢《星星》诗刊和成都文理学院,是他们的引领和托举,让全国高校的诗歌星火在今天汇聚,构建起让青年诗歌力量破土而出、相互照亮、共同生长的诗歌共同体。并为在场每一位青年诗人未来的诗歌道路预备下深厚的力量。
在为期4天的夏令营活动中,大学生诗人们将参加诗歌讲座、创作交流、实地采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将深入罗江的古镇、乡村、自然风光等地,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汲取创作灵感,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同时,诗人们还将与国内知名诗人、诗歌评论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技巧和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