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拓宽德阳作家视野,提升写作者的创作水平,德阳市作家协会于7月12日举办了德阳市文艺大讲堂——赵晓梦诗歌专题讲座。70多名德阳市作协会员和诗歌爱好者参加活动。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寻找人与自然的缓冲地带”。主讲人赵晓梦是四川省作家协会诗歌专委会副主任,其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星星》等上百种报刊,入选20多种选本。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中国长诗奖、长征文艺奖、十月诗歌奖等数十项荣誉。他结合当下文学与诗歌创作的热点问题,从三个方面加以了诠释:一是破除语言困境,“不可控诗意”破除逻辑链条;二是突围技术困境,“我在场”作为反击AI机械性的武器;三是重构人文精神,唤醒个体对生命、他者与世界的共情。AI技术,是科技进步的成果,AI技术不仅为数字行业带来了变革,它也对其他各个行业产生了影响。
赵晓梦认为,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学依然是一盏明灯,烛照着人性幽微与生活长路。我们处在文学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知,人与自然,人与AI是有缓冲地带的,就如同我们们的写作与生活之间有阅读这样一个缓冲地带一样。一个写作者的进步,离不开联想、灵感、行走、沉淀、思考、语言、技巧、记录,知识、天赋等要素的积累和锤炼。作为作家、诗人,我们必须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坚持笔耕不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行走中写作,在行走中思考,以寻求人与自然在文学与诗歌创作中的新途径。我们要不断地向读者传递文学作品的在场感和时代感,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首诗,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一枝花,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首歌。
本次活动由德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德阳市作家协会主办,德阳市作协诗歌创作专委会和德阳市文化艺术中心承办。近年来,德阳市作协通过各种形式“走出去”与“请进来”,邀请知名作家走进德阳,开展文化讲座交流活动,为基层作者答疑解惑。既提升了当地作协会员的文学素养,又点燃了作家诗人书写好新时代德阳崭新风貌的创作热情。(德阳市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