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璧山区委宣传部、重庆市报告文学学会等单位主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璧山荣誉市民伊莎白•柯鲁克诞辰109周年,报告文学《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分享会在璧山区大兴小学举行。
1915年,加拿大人伊莎白于成都出生,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后,她于1940年毅然回到中国参加兴隆场(今璧山区大兴镇)乡村建设实验项目;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与创建中央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新中国成立后,她和丈夫都留在该校任教,是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和奠基人;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伊莎白·柯鲁克“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参加纪念分享活动的嘉宾深情追忆了伊莎白与兴隆场80多年的深情厚谊,特别是1940-1941年,伊莎白在兵荒马乱中来到大兴,开展扫盲运动,创办妇女识字班,大力推行乡村建设。
1999年,伊莎白重回大兴,当看到还有少数孩子因贫困失学,又设立“伊·柯基金”对失学孩子进行资助。伊莎白还长期与大兴的孩子保持沟通,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鼓励他们认真学习。
璧山区档案馆副馆长罗杨分享了伊莎白与资助学生的故事,尤其提到伊莎白更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不是考试分数。璧山区政协原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傅应明分享了伊莎白被授予“璧山荣誉市民”、六回大兴、视大兴为家乡的故事。
璧山本土作家张鉴的报告文学作品《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详尽记录了伊莎白在璧山的故事。她说,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大兴不仅是伊莎白魂牵梦萦的地方,大兴教育更是伊莎白特别关心的部分;而大兴人民不会忘记伊莎白,大兴的孩子会感念伊莎白,传承她的大爱精神,这份牵挂与感怀,付出与铭记,是爱的双向奔赴,是伊莎白及其家族和大兴人民跨国友谊的绵延。
最后,张鉴还赠送了自己的作品给大兴小学,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走进伊莎白波澜壮阔的人生,感受信仰照亮的生命;更希望孩子们以伊莎白为榜样,学习她高尚的人格和奋斗的精神,学习她热爱中国热爱理想的精神,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