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飘涪城,文人聚绵阳。12月18日上午,2024年四川省区域(绵阳)文学创作研讨会在绵阳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主办,绵阳市作家协会协办。此次研讨会旨在促进了文学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宝贵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86770394992132096

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进宝致辞。绵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何焰梅向参会嘉宾介绍了绵阳文学发展情况。

省作协副秘书长、创研室主任杨献平表示,绵阳作家们的文学创作实力强,影响大,小说、诗歌、散文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希望绵阳市作协团结带领广大绵阳作家们,继续保持着旺盛的文学创作势头,用创新的思维去拥抱世界,深刻理解互联网时代当下的特征。未来,期待看到绵阳有更多优秀作品涌现,共同推动四川文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从专业角度对绵阳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而专业的剖析,帮助创作者们更好地理解时代需求和读者期待,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小林认为,绵阳有着创作实力雄厚、结构完整的作家队伍,以及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评论家队伍,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剑南文学》,这表明绵阳的文学组织化程度高,能充分助力绵阳文学出精品。

唐小林建议,广大作家们要深刻把握好三个联系,一是作家与世界的联系,应该对民族、国家和人类都抱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创作格局要大,眼睛向前,落笔要在细微处见功力;二是作家作品要与时代有着深刻联系,如何在海量信息中保持创作的独特性和原创性,借力科技助推文学创作,是当代作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三是创作要与现实有深刻的联系,要有为平民百姓发声的文学创作能量,用优秀的文学作品照亮他们前行的步伐。

四川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王其进说:“绵阳是长篇小说创作的重镇之一。近年来,绵阳作家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大多呈现出扎实厚重的地域性特征,如《风吹白羽毛》《天佑烧坊》和作家安昌河的三部曲,这些作品有的写绵阳的民族部落,有的写绵阳的历史,这既呈现了一种地方自觉,也展示了一种文化自信。希望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能继续把思想高度与情感浓度有机统一,不断推出能够触及人心,引发共鸣的优秀文学作品。”

《山花》杂志的编辑龙垚对绵阳作家作品作了精准而细腻的点评,她着重点评了绵阳两位青年女作家栗小西和李木一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何琴英、冯源、任继红、冯小涓、李资富等相继踊跃发言,他们或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或介绍绵阳作家创作特色等。(文/田明霞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