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区域文学动态研究,发掘全省文学有生力量,推介优秀作家作品,激励全省广大作家努力登高原、攀高峰,11月30日上午,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主办的2024年四川省区域(南充)文学创作研讨会在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
此次研讨会由南充市作家协会和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承办。省作协副秘书长、创研室党支部书记、四川传媒学院校长助理(挂职)黎正明,中国电力作协四川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吕宾,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邓春琴、副院长李长生,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任军、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领衔导师傅华,来自成都、重庆、阿坝等地的西华师范大学历届校友、作家,诗人冉仲景、蓝晓、羊子、罗铖、吴洋忠,《南充文学》主编杨茂生,南充市作协主席瘦西鸿,南充市作协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主席邓太忠,南充市作协副主席杨胜应、邹安音、李蓬,南充作协税务分会主席谭廷勇,顺庆作协主席罗存胜,嘉陵作协主席蒋川龙,营山作协主席李建春,蓬安作协主席曹衷铭,仪陇作协主席吴启富,以及各县(市、区)作协重点作家,西华师大文学院的部分学生6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
首先,瘦西鸿以《南充文学气象》为题,对南充的区位文脉、文学品牌、作协工作,以及南充的小说、散文、诗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瘦西鸿从南充历代文人墨客说起,重点介绍南充作家的现状。尤其是2023年由省作协与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嘉陵江文学周及首届“嘉陵江文学奖”,极大地促进了嘉陵江流域作家们的大交流、大融合,有利于推动嘉陵江流域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他认为,南充作协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是推出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南充小说创作在全省具有特殊地位,南充散文在四川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南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脉传承,一直滋养着南充的诗歌气象。无论是在外地的南充作家,还是外地来南充的作家,以及南充本土作家,都共同谱写了南充文学的绚丽华章,支撑起了南充文学的壮阔天空。
在研讨环节,围绕四川区域(南充)文学创作现状、成果、未来趋势及在四川文学创作版图中的职责担当等主题,任军、傅华、吕宾、冉仲景、蓝晓、羊子、罗铖、吴洋忠等人相继作了研讨发言。他们或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以及南充作家对他们的影响,或讲述在西华师大求学的经历,或点评南充作协近年来的可喜成就。蓝晓认为南充作协突出了政治引领,用心用情推进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坚持了文学活动与人才培养并重。吕宾、冉仲景、羊子等认为南充的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南充作家在题材选择方面具有多样化,深刻反映了时代精神。任军与傅华从学术的角度,分别讲述了近三年南充作协活动与文学创作观感和地方性书写的深描与掘进。任军认为南充文学活动丰富多彩,会员欣享作家之家的温暖;南充文学创作佳作迭出,彰显出了南充文学实力,同时希望市作协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作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园地,他还对作家的阅读和写作提出了建议。傅华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与切近时代的当下,南充始终是文学创作的重镇之一,近年来南充的文学作品大多呈现出了一种地方性书写的特征,这既呈现了一种地方自觉,也表征了一种文化自信。她希望文学创作不仅要个体突围,还要对当下生活的突围,在与时代的关系中进一步完成或实现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南充文学的重要力量,南部作协代表及南充作协税务分会也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就四川区域(南充)县级文学活动组织、文学创作推进及个人文学创作,作了精彩而接地气的交流。
邓春琴表达了对省作协创研室的感谢,详细介绍了西华师范大学及其文学院的办学历程,同时对近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活跃的南充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和点评。
黎正明对本次研究会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认为,近年来南充作协的工作成绩斐然,南充作家的创作可喜可贺。他对南充作协及西华师大文学院精心组织本次研讨会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南充作协与西华师大多多开展合作交流,同时希望南充作协团结广大作家,抓好创作,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力作,积极书写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为四川文学的繁荣贡献更大的南充力量。
研讨会结束时,还举行了赠书仪式,部分作家、诗人给西华师大文学院赠送了自己创作出版的精美图书100余册。(文·李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