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清风送爽。10月26日,德阳市举办文艺大讲堂熊焱文学讲座。此次文学讲座由德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德阳市作家协会和德阳市教育作家协会主办,德阳市文化艺术中心协办。本次活动邀请了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熊焱就文学创作经验作专题讲座。德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立出席活动。近70名来自德阳各区市县的基层作协会员和社会各界的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成德同城化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两地文学交流。
讲座中,熊焱结合自己的创作和编辑工作实践,以“好作家的两种能力”为题,向德阳文学爱好者分享了他的文学感悟。他认为,由于审美情趣、生活经历、生命体验、知识积累等差异,每个写作者对于写作能力会有所侧重。在他看来,要成为一个好作家,有两个方面的能力必不可少。
一是需要具备出色的文学敏感度。这是理解和鉴赏文学的重要尺度,是超越于文学的常识和经验范围之外的一种感知能力。这要求作家在聚焦事与物的时候能够快速捕捉到与众不同之处;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敏捷地运用精确的词语,呈现出语言闪电般的奇迹;能够在幽微中、毫厘间发掘出更深的精神之力和思想之境,不经意间便亮出了灵光一闪的神来之笔。这看上去是依赖于一种直觉,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有关,但也与后天的努力和自我培养息息相关。二是有效地调动生命经验的能力。写作就是在调动生命经验,并转化为文字表达。我们的认知、感受、体察、想象,都依赖于生命经验。我们常说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里的“高于生活”就是指生活现实需要内化为深切的生命体验,对生活的洪流有一个过滤、提纯的过程。
熊焱认为,我们不能对生活和现实照搬照抄,不能对事与物进行表面的还原,而是要与生活保持距离,时刻审视过去,打量当下,展望未来,把所见所闻转化为生命经验,再通过这种生命经验去处理题材,提炼主题,这决定着作品内涵表达的广度和深度。
熊焱的讲座深入浅出,事例生动。使活动的参加者深受启发。
近年来,德阳市作协以及各二级分会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等形式,加强与成都及其所属各基层作协之间的联系交流,举办了多次作品分享和文学讲座活动,推进了两市文学融合发展。德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潘鸣表示:德阳市文艺大讲堂是我市文学艺术界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这次我们利用这个大平台开展文学讲座,加强成德两市文学互动交流,分享知名作家和名刊主编的创作和编辑体验,将给我们带来富有实效的启迪,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催生更多更好的文学新作,促进文学事业繁荣昌盛。(德阳市作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