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变中国,交通推动发展。10月12日,一场以“礼赞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的“成资非常道”采风创作活动在资阳市举行。旨在通过行走轨道交通资阳线,感受历史的回音,用多种艺术形式讴歌资阳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此次活动由资阳市委宣传部、资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资阳市作家协会、资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音乐学院资阳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承办。除资阳市、县(区)两级的文艺家参加活动外,还特邀了成都市作家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的作家代表一同采风。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62911971228696576

活动中,成资渝三地的文艺家们热情高涨,他们先后前往资阳市博物馆、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实地参观、座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业务主任胡林、成都中铁建成资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资线副指挥长田立分别介绍了轨道交通资阳线建设运行情况,以及对资阳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及城市发展策略。随后,艺术家们乘坐轨道交通资阳线,亲身感受了“轨道上的都市圈”带来的发展巨变。

用脚步丈量历史人文,用身心感受发展之变。行走之间,艺术家们纷纷发出真切感慨——

“从资阳博物馆到四川音乐学院美术馆,我深刻感受到了长寿之乡、三贤故里所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也对资阳蓬勃发展的新风貌与资阳人民对新生活的蓬勃热情有了切身体会。”重庆市知名作家红线女表示,“更有幸,我们乘坐了资阳轻轨,搭上了成资同城现代化建设的快车。一起见证一轨飞架连双城,共筑成资‘同城梦’的宏伟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艺术家们认为,成资之间的11条道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从快马传书的古驿道到开通行驶汽车的成渝公路,历史跨越千年;从成渝铁路通车到成渝高速开通,时间仅有43年,到成渝高铁开通仅有63年,到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仅有72年。这些道路的变迁,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发展奇迹。他们表示,将通过文学、摄影、美术、歌曲、书法、文艺评论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艺作品,讴歌发展成就,为新中国75周年华诞献礼。(文图/资阳融媒记者  胡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