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四川省网络文学工作推进会在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召开。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颖、四川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杨华以及四川省近20位头部网络作家出席会议。
张颖主持网络文学工作推进会。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
何弘从文化自信、文化建设出发,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他强调,文化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化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化不再只是一个手段,从属于其他的目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目的。
何弘表示,当今世界,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冲击,全社会都受到了剧烈影响,文化文学领域自然也不例外。网络文学本身就是科技赋能的产物,没有科技的赋能,就不会有网络文学的出现。网络文学以其自身的规律回应着这个时代的人民对文学内容以及相关产品的新期待。
何弘强调,网络文学作家要坚定文化自信,网络文学作为创新驱动的类型文学,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不断推出新的内容以及新的形式,是这个时代重要的文学样式,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四川作为全国网络文学重镇,早期的“网文大神”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现在也是重要的网文作者聚集地,四川网络作协要把网络文学作家都团结起来,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推动大家创作出好作品。
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颖
张颖认为,网络文学是新时代极具生命力的文学样态,天然地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基因。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要继续团结和引导广大四川网络作家创作出更多鲜活的相应时代号召的生动故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
杨华从四川网络作协的组织建设、品牌文学活动建设、网络文学创作情况、网络文学研究等方面向与会的嘉宾及网络作家作了交流汇报。
在自由讨论环节,各位网络作家交换意见,围绕新时代的网文创作发表自己的看法。
夜神翼、何马、月斜影清、粉笔琴、花晓同(从左到右)
智能时代如何进行创作,是与会者们讨论热度最高的一个话题。智能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对创作者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月斜影清认为,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以及网络文学创作者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面对IP转化、写作局限等众多困境,导致部分网络作家受挫,但好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好的内容一定是源于人的自身体验,有体验才有读者的共鸣。飞天鱼、花晓同等认为,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主要起辅助作用,关键还在于人。
杨琼、林海听涛、飞天鱼、七十二编(从左到右)
其次,在“创作心法”方面,与会者们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七十二编认为,写作和炒菜有异曲同工之妙,年龄不同,对菜的胃口就在发生变化,同样的,对作品和内容的“胃口”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偏好,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创作者就要有不同的创作心法。飞天鱼认为,网络作家要坚持持续阅读,才能打破自身生活阅历不足导致的认知缺陷,才能创作出细节丰满的高质量文学作品。天子则认为,不管创作什么内容,读者感兴趣,才能有市场,创作者要自我约束,在迎合市场和表达深刻内涵中寻求平衡。林海听涛、七十二编、粉笔琴都希望,网络作协能组织新老网络作家多开展采风交流活动,经验与活力的碰撞,能为网络作家带来新的灵感与体验。
会场
四川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杨琼带领何弘一行参观了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了解园区的规划格局和功能定位。
参观产业园区
杨琼表示,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作为作家之家,打造了不同的特色园区,希望能更多更好地为网络作家提供创作空间、作品展示、作品转化等丰富的服务功能。
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作为集合成都传媒集团和四川省作家协会双方优势、深化双方战略合作的标志性园区,引入了四川网络文学代表产业和 IP 品牌,打造了“内容创作、文化科普、游娱体验、文创周边、休闲配套”五大功能板块,在园区业态布局上,依托网络文学产业的四个阶段为核心,展现“产业发展-内容生产-衍生体验-成果转化”四个维度来表达网络文学产业特点。产业园以网络文学创作为核心,打造了灵活共享的创作空间,旨在培育孵化更多优秀的网络作家和作品。目前园区剧本杀、主题文创店、共享服务空间、特色策展空间、短剧拍摄取景等已开启试运营,园区也即将向公众开放。(文图/梁曌 胡尊栊)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