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作家协会“红色文学轻骑兵•百场讲座进基层”系列活动走进德阳。《红岩》文学期刊编辑部主任、青年作家吴佳骏以“我编过的好小说好散文”为主题,与德阳文学爱好者一起,分享了编辑眼里的好小说好散文的文学审美尺度和编审体会。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德阳市作家协会和旌阳区作家协会共同承办。近百余名文学爱好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45519722645340160

吴佳骏以自身从业经历为基础,从作者稳定的价值观、知识修养、灵魂触动层面维度,诠释了一个成熟作者需要具备的必备要素。分享他作为一名文学刊物编辑,对小说、散文写作的思考与审美。通过对莫言、陈忠实、余华、苏童、史铁生等名家名作举例,表达自己对好小说、好散文的审美标准。他重点围绕作家的价值观、精神诉求、审美追求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深刻体悟。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845519788746129408

他认为,编辑选编小说有最基本的共性特征,一是选题具有社会大众认知的文化普适价值;二是故事有说服力,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三是语言有感染力,文字有粗粝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四是没有隔离感,是能让读者触摸到的身边故事;五是鸡犬相闻,讲述生活中的那些平凡与感动,彰显悲欢离合中的真、善、美、爱,与读者之间有情感连接。

写好散文同样不易,需要通过丰富的细节刻画,表现生活的本质,需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跳出生活,从作者语言叙事中,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交织在一起。让读者从作品中,品味生活本真的味道。

从某种程度上理解,创作其实就是打动读者内心的过程。如果不能让读者共情,作品在读者那里溅不起半点浪花,自然也就无法满足编辑选稿的心理预期。

讲座中,吴佳骏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现场回答了文学爱好者提问,就文学的分类创作技巧等问题,与德阳文学写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互动。

吴佳骏认为,通常好的小说或者散文,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作者与现实生活短兵相接的勇气。多以凡人的视角入笔,真切感知生活的疼痛与温度,将身体与灵魂融入现场、融入写作,在敞开自己的同时,也传递给读者很强的在场感,折射出文学与时代生活、与普罗大众产生的密切关联。

为进一步讲好德阳故事,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促进德阳文艺事业发展。连年来,德阳市作协与旌阳区作协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等形式,加强与省作协和成渝作家之间的联系交流,邀请成都、重庆知名作家走进德阳,开展文化讲座交流活动,为基层作者答疑解惑。既提升了当地作协会员的文学素养,又点燃了作家诗人书写好新时代德阳崭新风貌的创作热情。 (文图/德阳市作家协会  刁平 侯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