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四川作家网消息 5月7日,巴金书信仿真复制件捐赠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巴金文学院顾问李致,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朱丹枫,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颖,机关党委书记李铁出席活动。杨字心、廖全京、包川等文艺界人士以及巴金家属李国琰、宋凌云、李小新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主持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由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主持。他表示,李致老先生作为巴金亲属和巴金文学院的顾问,向我们无偿捐赠两百余封巴金书信仿真复印件,体现了李老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体现了李老对我们省作协的信任和支持。他强调,我们所在的巴金纪念馆是四川省重要的对外文学宣传的窗口,是巴老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以来,巴金文学院组织开展了清明节祭奠仪式,纪念巴金长篇小说家发表90周年作品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他表示,以后巴金文学院还将定期围绕巴金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让人民群众走进巴金,了解巴金,让巴金纪念馆的公益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阿来致辞
省作协主席阿来表示从昨天得知这个消息他就开始有点激动了,他对巴老非常敬仰。他谈到,巴老在上个世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当中得到觉醒,得到成长。后来又出国远游寻找中国的出路。后来又作为一个文学家登上文坛,为我们留下《家》《春》《秋》这样系列的弘扬启蒙思想的经典作品。除了是作家,巴老还是出版家,扶持了很多青年作家。巴老也是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也给了他非常丰富非常深远的思想启迪。巴老还是一个行动派,做过很多社会性的工作,比如今天我们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立,也有巴老的非常大的功劳。
同时,阿来还表示,对于巴老的研究,他觉得还是不够。巴老跟这个时代的关系,有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通过他已经公开发表的那些文本来进行研究揣摩。如果进行研究要进一步开展,肯定要依赖一些更直接的一手的材料。所以今天李致老把他跟巴老跟家人之间的这一些通信捐赠给我们,我想我们除了保管、陈列、宣传工作,这些都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巴老思想、情感,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还应该把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

巴金文学院院长赵智代表巴金纪念馆接受李致捐赠书信复印件

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颖为李致颁发收藏证书

李致老无偿向巴金文学院捐赠的书信中包含李致父亲、巴金大哥李尧枚写给巴金的四封仅存信件的仿真复制件中,有一封信是其父亲鼓励巴金以自己的封建大家庭为背景写一部长篇小说,即以后巴金写的《家》。诗人黎阳现场为大家朗诵了这封信。

李致致辞
李致说他每到巴金文学院和巴金纪念馆,总会想起一些往事。2004年,巴老百岁华诞。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的称号。四川省委、省政府修建了巴金文学院,并在这里与全国作家协会一起,召开了庆祝巴金百岁华诞座谈会。我至今保存着当天的座次图,以及《四川文艺》报刊登的所有讲话的全文。他表示,马识途老人也一直很关心巴金文学院和巴金纪念馆。我和马老几次来这里,还和马老一起为新写的馆名揭牌。去年夏天,我和我女儿来,院长赵智陪我们参观,看见新展出的内容。看见纪念馆积极开展活动,我很高兴!
李致捐赠的书信复印件
1997年,巴老在杭州曾对我说:“人各有志,最要紧的是做人。”如何理解做人,三十几年前,我对一些青年朋友讲:一、学巴老爱祖国、爱人民;二、学巴老讲奉献,即巴老主张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三、学巴老讲真话,严于解剖自己。他建议巴金纪念馆展览的内容,能突出这几点。(图文/梁曌)

活动合影

会前李致与阿来亲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