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消息    11月6日,成都市郫都区作协举行题为《真实生活与小说虚构的关系》的专题文学讲座,中国作协会员、《青年作家》副主编卢一萍应邀开讲。

讲座前,成都市郫都区作协主席李志能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坚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郫都区文学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紧紧围绕“锦绣郫都、科创高地”发展定位,勤于笔耕,为书写“锦绣郫都”新篇章增光添彩。

 

图片5.png

“小说的虚构关系,其实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真实。真实生活经过艺术加工,构成小说的宏大叙事篇章。”卢一萍以自己的经历作为开场白,每一个让自己有刻骨铭心的故事,都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要成为一个优秀作家,得从生活中去感受时代和命运激荡下的个人生活与精神世界所呈现的种种思考和感悟,将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一层一层铺陈开来叙事。卢一萍结合《白山》《天堂湾》《帕米尔情歌》等作品的创作背景,提出小说的表达要用当下的语言去写出新意,以现代的感观来呈现。作家要做生活中现实的作者,在创作中做好一名读者。作家平时就要有广泛的素材收集、有深刻的洞察和思维能力、运用细微的手法将捕捉到的生活细节,通过虚实结合,用真实的生活笔触与虚拟的塑造有机融汇,还原人物的本真,还原时代赋予的意义,聚焦中心人物的性格,突出中心人物的思想矛盾冲突,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些,是一名作家必须具备的文学基本素养。

图片4.png

合影


 成都市郫都区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