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消息 11月11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当代文坛》杂志社、阿来工作室承办的 “2022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在四川眉山开幕。本次峰会以“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学性’问题”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的方式邀请著名作家、评论家5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文学性”的理论建构与观念嬗变、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钱蓉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四川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渌波主持。
峰会现场
李敬泽通过现场连线参会并致辞。他指出,文学性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文学的又是社会的。文学性面临着巨大的和广阔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视域下,重新探讨文学性、认识文学性具有必要性,期待与会专家通过深入探讨,推动文学创作和评论进一步发展。
李敬泽现场连线致辞
侯志明表示,这次峰会的举行,恰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具有特别的意义。当前,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迈步新征程、讴歌新时代,加快建设文学川军、铸就文学高峰,奋力书写新时代四川文学崭新篇章,推动全省文学事业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和文化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侯志明致辞
钱蓉指出,今年的会议主题很有研究价值,以此为话题建立百家争鸣的学术共同体意义非凡。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通过研讨,进一步形成新的学术成果。
阿来表示,每年举行的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是文艺理论评论界的盛会,对四川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引用杜甫的诗句“别裁伪体亲风雅”,指出文学评论的表达要真实、有思想、发自本心,文学评论的品格趣味要符合古今中外崇高雅正的主流传统。面对当下创作领域出现的“唯题材论”等倾向,开展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学性”讨论非常有必要。期望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结合当下实际,提出新的见解,为文学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阿来致辞
“2022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将就“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学性’问题”分上下半场进行。专家研讨由《当代文坛》杂志社社长、主编杨青主持。来自北京、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四川、广东、重庆、上海、陕西等地的专家学者张清华、施战军、孟繁华、梁鸿鹰、南帆、彭学明、陈福民、李怡、贺仲明、张学昕、王本朝、谢有顺、何平、何言宏、王春林、翟文铖、敬文东、叶祝弟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何言宏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谢有顺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本次峰会系列活动为期三天,开设了“名家论坛”和“青年论坛”两个板块,聚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关注文学批评重大前沿问题,发出四川刊物首倡“重回文学性”的理论之声。
“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迄今已连续举办16届,已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学品牌活动之一。大会期间,还将举办“送文化下基层”公益活动,与大邑县作协联合开展图书捐赠、文学讲座等活动。(图文/黄慧孜)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