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第六届剑门蜀道诗歌大会“天险蜀道 雄关剑门”诗歌大赛颁奖仪式在剑阁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与文学爱好者齐聚于此,以诗为媒,共赴一场风雅盛会。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1008338930762694656


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鲁娟,广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素英,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远伦等领导嘉宾与获奖诗人代表及当地文化界人士共同见证新一届诗歌精品的诞生。仪式由广元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波主持。

“剑阁这颗蜀道明珠,因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年嗟叹而闻名天下。”剑阁县委书记范为民在致辞中深情回顾这片土地的文化积淀。他特别提及,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翠云廊视察,嘱托要保护好古树名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剑阁正牢记嘱托,凝心聚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锦绣山川与厚重文化在这方热土上交相辉映。

据悉,本届诗歌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至8月截稿,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735件。经过严格评审,最终11件作品脱颖而出。湖北诗人黎落的《通关或通关者(组诗)》拔得头筹,荣获一等奖;江苏诗人黄睿、陕西诗人万世长等分获二、三等奖。在热烈掌声中,获奖诗人代表依次登台,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https://www.sczjw.net.cn:443/cms-web/ueditor/download?id=1008339029987344384


“诗歌和山水是我生活中重要的元素。”一等奖获得者黎落难掩激动。这位湖北诗人坦言,她一直向往四川风物人文,为参赛专门查阅广元历史文化资料,“能亲眼看千年蜀道、大小剑山和翠云廊,触摸剑门关被时光涤荡的栈道、石阶,这次获奖将成为我写作道路上的重要经历。”

本地获奖诗人王勇的发言饱含深情。他形容自己“在剑门关炯炯有神的眼眸下写诗”,将蜀道的辽远作为诗之追求的长度,翠云廊的深邃作为厚度,剑门关的雄壮作为高度。他坦言在历代文人留下的精神高峰前创作之艰难,但始终在这条“诗之江面”上躬身而前行。

广元市副市长刘素英在讲话中表示,举办剑门蜀道诗歌大会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繁荣,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她指出,蜀道是镌刻华夏文明印记的历史长廊,剑门关是屹立诗词长河的文学地标。“从李白‘蜀道之难’到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灿若星辰的不朽诗篇。”她期盼更多文学艺术家常来广元,用生花妙笔让剑门雄关不仅巍峨于天地,更永恒于文脉。

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鲁娟强调,剑门蜀道是镌刻在巴蜀大地的文化丰碑,更是诗歌创作的沃土。她特别提到生态诗歌创作新机遇,鼓励诗人用细腻笔触描绘广元的绿水青山,让诗歌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载体。

千年古道,诗韵流长。古老的蜀道与雄关,再次因跳跃的诗行和澎湃的激情,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更多饱含历史厚度与思想深度的诗歌精品将会在此孕育、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