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5日,《当代》文学周——全国文学名家眉山行暨第五届“双城绿动话发展 川渝作家环保行”活动在眉山举行。20余位全国名家走进中国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共话生态文学。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协创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作家协会指导,眉山市委宣传部、《当代》杂志社、四川省作协创联部、四川省生态环境教育宣传中心主办,眉山市文联、眉山市生态环境局承办。
启幕活动现场
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赵萍,著名作家、云南省作协主席、云南省文联副主席范稳,鲁迅文学奖得主、北京作协原副主席宁肯,鲁迅文学奖得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鲁迅文学奖得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浩,鲁迅文学奖得主、北京作协副主席石一枫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名家,以及四川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罗伟章,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晋钢等人参与本次活动。
白庚胜致辞
赵萍致辞
张颖致辞
晋钢致辞
祝明洪致辞
11月13日上午举行了启幕活动,白庚胜、赵萍、张颖、晋钢以及眉山市政协副主席祝明洪为本次活动致辞。2024年1月,中国作协在眉山挂牌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这是中国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还将“文学”与“生态”并置。文学关乎人的精神世界,生态关乎我们共有的家园。用文学为生态文明“立传塑魂”,是时代赋予广大作家的历史使命。
依托中国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 深化文学传播与推广
13日下午,作家们走进了眉山中学和眉山东辰学校,和在校学生们零距离接触,解答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并勉励学生们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感知,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表达。
作家们走进眉山中学
范稳、鲁敏、石一枫、侯志明、杜阳林、凌仕江、白月来到了眉山中学,范稳讲述了从中学生到职业作家的执着旅程。四十年笔耕不辍,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在回忆与发现中构建起自己的文学世界。鲁敏则分享了她从邮局职员到作家的蜕变之路。她没有科班背景,却在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书写中,走上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作家们走进眉山东辰学校
李浩、宁肯、罗伟章、金铃子、泥文、黎民泰、瘦西鸿则来到了眉山东辰学校。李浩结合自身创作经历,表示文学可以启迪人的人生智慧,并勉励学生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要放弃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宁肯则分享了其对文学与人生之间关系的思考。
学生们认真听讲
分享结束后,每一位作家都走进了一个班级教室,为班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特别的文学课。作家与学子们面对面畅谈“文学欣赏与创作”,现场点评学生作品,答疑解惑。
14日下午,在眉山市安得书店举行的“当代文学对话:在时间的长河中书写当代”活动吸引了文学爱好者及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本活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主持。
作家们在安得书店对话
范稳、石一枫、宁肯、鲁敏、李浩、罗伟章等就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话题展开对话。小说需要去回应时代的议题,但这本身也需要作家去关心、思考和洞察这个时代。
座谈会现场
14日晚上召开了座谈会。文学名家们与眉山本土作家亲切对谈。参与座谈会的眉山本土作家,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公务员,以及在各个行业从事的人员。这也充分体现了眉山作为“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已将文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名家采风 探寻生态人文眉山
眉山不仅历史文化厚重,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本次活动中,不仅安排作家们走访了三苏祠、苏母家风馆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地方,还带领作家们走访了黑龙滩西北部片区生态隔离工程、黑龙滩陈列馆、美丽河湖岷江青神段等生态优美的点位,以及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等地。
作家们参观三苏祠
在三苏祠和苏母家风馆,作家们感受了苏轼作为一代文豪的成长经历,并深刻理解了“三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例证”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作家们参观黑龙滩陈列馆
在黑龙滩西北部片区生态隔离工程、黑龙滩陈列馆、岷江青神段,作家们感受到眉山的秀丽风光,在了解了50年前四川仁寿修建黑龙滩水库时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感到肃然起敬。
作家们参观斑布健康竹产业园
斑布健康竹产业园,是一家竹纤维生态科技企业,是竹纤维本色生活用品纸品类开创者,其生态友好的企业理念、源生态的产品风格赢得了作家们的赞叹。
作家们参观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
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中陈列了众多用竹子做成的艺术品,如竹子编织的画像以及用竹子做成的花鸟等作品。作家们为竹艺师傅们的技艺所惊叹。
本次活动圆满落幕,作家们从中汲取的源头活水,必将转化为一批有筋骨、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学作品,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文图/胡尊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