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新闻 > 文学动态
《熊猫明历险记》:一部带有纪实性的儿童文学作品
来源:肃肃 编辑:邓青琳 时间:2019-01-30

 熊猫.png

    1

    蒋林写《熊猫明历险记》的时候,是在北京,公历九月下旬,阴历八月初。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萑苇”较生僻,可若是说“蒹葭”,相信许多人都会明白一些。我们太熟悉《诗经》中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蒹长成后为萑,葭长成后为苇。萑苇蒹葭,到底都是苇一类的植物。

    因“八月萑苇”之故,想到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最初蒋林说自己在写与大熊猫有关的故事时,我还纳闷,围绕大熊猫写小说?

    我的惊异在于,当我们致力于以“芦苇”之身细品和探究人性时,以大熊猫为主角的故事,是要表达什么。

    后来在《青年作家》上看到《大熊猫“明”的传奇》,开始明白他的意思。     “明”这只生命短暂的大熊猫,在二战的滚滚硝烟中鼓舞了英国人民。“明”也贯穿了老人大卫·特纳的一生,成为其挥之不去的精神记忆。在战争中,在残酷中,在旷日持久的疲惫与迷茫中,“明”成为光明、希望、未来的象征。

    淞沪会战、敦刻尔克大撤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争以极具冲击力的形式,摧枯拉朽般将生命的脆弱映衬出来。苦痛、无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显性与隐性的痛楚交织,人是这般渺小易碎,纤若芦苇。

    然而,会思考的芦苇从不简单。

2

    1869年,法国人阿尔芒·戴维在四川发现大熊猫的踪迹。戴维的发现,使大熊猫以独立物种的身份迅速进入国外人们的视野,并于之后的几十年间掀起了西方国家的熊猫热。

    “熊猫热”,是关注、喜爱,亦是捕杀。

    “明”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才有了之后远赴英国的经历。由于长途颠簸、水土气候的变化,加上照料者不了解大熊猫的习性,从中国偷运出去的大熊猫,多数都没能安然长存。像“明”这样在国外顺利存活长达七年之久的大熊猫,在当时十分罕见。

物以稀为贵,这种可爱而独特的动物,很快成为全体英国人民的“爱宠”。

    枪炮震天叫嚣,痛苦喑哑着、嘶吼着,“明”却安然、乐观。

    处在浓黑长夜中的英国人民,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明”这样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明”为主角,拍摄反战纪录片,制作反战明信片,聊以慰藉和自励。

    70年后,“明”以雕像的形式再度回归英国。

    2019年是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纪念,定居在成都的蒋林,是提早为这个特殊的年份送上了自己的礼物。

3

    蒋林是写中短篇小说起家的,这几年也写了不少长篇。儿童文学,他是初次涉足。

    由于从事媒体工作的缘故,蒋林近些年对大熊猫接触颇多,但起笔写“明”的故事,却是缘于谭楷老师关于大卫·特纳老人的一篇短文。因此可以说,《熊猫明历险记》完全是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加工的,是带有纪实性的儿童文学作品。

    涉足儿童文学,蒋林是有“私心”的——他希望能写一本适合于自己孩子当下阅读的书。

    以成年人的视角看世界,以成年人的思维写故事,作品会具有更深远的社会意义,然而却常常是不适合孩子阅读的。蒋林希望自己能有一部作品,可以被自己的孩子现时就喜欢。

    《熊猫明历险记》是蒋林带着热情献给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的,也是他带着爱献给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