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新闻 > 万千百十
向着春天前进 ——巡礼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大篷车
来源:人民网 税清静 编辑:骆 驼 时间:2020-06-11

 

引子

 

“乌干,准备好了没有?”

司杜依布一边催促侄女司杜乌干,一边又用袖子擦拭着手中的月琴。司杜依布是峨边县黑竹沟镇底底古村的村民,这把月琴是司杜依布父亲留给他的,陪伴了他整整50多年。从小时候跟着父亲学弹月琴,这么多年来,司杜依布几乎都是自娱自乐,最多也就是在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等场合露上一手,从来没有在“村级”以上舞台献过艺,没想到今天却要上峨边县的“文化大篷车”表演。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同时也是底底古村扶贫合资企业——禅驿酒店正式开张营业的黄道吉日。禅驿酒店设有32个房间,52张床,安置村民家门口就业15人。同时,带动了7户村民利用自己多余房间,兴办民宿创业增收,并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了庆祝底底古村整体退出贫困村序列,县委宣传部成冬娟部长亲自率领县文化馆文化大篷车送文艺到底底古村,按照“5:3:2”即县上带来5个节目,乡镇出3个节目,村上出2个节目的比例。为了代表村上的文艺水平,村“两委”决定,派司杜依布表演月琴弹奏和另一位毕摩传人展示吐火。

此时,底底古村新修好的太阳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上千人,虽然底底古这个被评为乐山市级示范村的异地搬迁安置点,只有两个组60户278人,可周边村镇群众听说县上的文化大篷车要来巡演,早早就赶来占位置了。听着广场上人群的喧嚣,司杜依布又催促还没化完妆的侄女说:“乌干,快点出发别迟到了。”

一年前,送侄女司杜乌干参加峨边县文艺最高平台,县文化馆大篷车演出队选拔文化志愿者时,司杜依布想不到有一天,自己还能与侄女同台献艺。听说“文化大篷车”的名字还是县委书记谭焰亲自命名的呢!而且听说他今天还要亲自来底底古村,观看文化大篷车表演,所以司杜依布是即兴奋又紧张。不过,有了这第一次,后来再参加文化大篷车来村上表演,甚至到别的乡镇演出,司杜依布就习以为常了。这一天是司杜依布一生最难忘的一天,转眼间已经过去快三年了。

 

111.jpg

 

缘起移风易俗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西南小凉山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毗邻。峨边彝语称“佳支依达”,意为“丝绸之河”。北国山河的粗犷雄壮,江南水乡的灵秀温婉,在小凉山下完美融合,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铸就了峨边彝族自治县这方美丽的热土。

峨边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活。县内山川大体成南北纵向伸展,岭谷相间,高山环绕,沟壑纵横,幅员面积238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131个村,总人口15.3万,其中彝族5.6万人、占36.6%;境内山高坡陡沟深,地质灾害严重,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重叠加。2014年,全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977户28491人、贫困发生率23.16%,识别省定贫困村106个,是四川省8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和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彝汉群众长期居住在深山,交通隔绝,形成了思想保守、家族家支观念浓厚等意识形态,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程,面对困难和挑战,峨边各级党组织迎难而上,紧扣脱贫奔康目标,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开辟脱贫攻坚的第二战场,破除比发展更为艰难的思想瓶颈,让“脑袋”和“口袋”同时富起来,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先要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切实强化扶贫与扶志、扶智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才是真的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2016年10月,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充分肯定峨边除陋习、树新风的做法和成效。

安居乐业,让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如果说前两个“好”更多体现在物质文明上,后两个“好”,便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彰显。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后患无穷。建设小康社会、美丽乡村,离不开好风气,它是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引导人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生活,弘扬传统美德,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全县上下围绕 “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目标,以党建为核心,聚焦“五子”——建好房子、修好路子、挣好票子、补好脑子、答好卷子,党政苦抓、部门苦帮、干部苦拼、群众苦干……

峨边的脱贫攻坚工作,到底有多拼呢?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2018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19年底,全县实现7751户2788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经省级第三方评估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零、群众满意度达到99.79%,2020年2月18日,经四川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2016年以来,先后2次脱贫攻坚考核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连续4次被市委市政府评定为“好”。

在这一切“好”的背后,在“四好一个都不能少”的背后,离不开极具地域特色的“峨边做法”: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既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社会化工程,一场艰苦卓绝的长期战斗,还是一场精神层面的深刻革命。

2016年,脱贫攻坚第一战打响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针对峨边“一步跃千年”、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精神短板,做出感恩教育、移风易俗的重大决策部署,就是要通过文化扶贫,打通脱贫奔康精神层面的“最后一公里”。

峨边文化馆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馆以来,文化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培训辅导、艺术赛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文化馆又被委以了新的历史性重任。

挑战面前,县文化馆紧紧围绕“文化惠民”“文化扶贫”这一服务主题,配合自治县文旅兴县战略目标和乐山市打造 “文瀚嘉州 百姓直通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推陈出新,加大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力度,推出了“脱贫奔小康 美丽新家园”乡村行“文化大篷车”文艺巡演。

 

大篷车之恋

2019年夏天,峨边县移风易俗公益微电影《大篷车之恋》拍摄制作完成,亮相于众,引来四面关注。这部微电影,以峨边“文化大篷车”巡演和“双高”治理为背景拍摄,讲述了这样一个精彩故事:在大篷车艺术团当团长的主人公吉克阿罗,准备和在大篷车艺术团一起工作的女友乌芝定亲,竟遭女方父母亲索要20万彩礼,县移风易俗指挥部工作人员和乡村“德古”调解员多次上门做通乌芝父母思想工作,帮助吉克阿罗成功定亲并追寻真爱。微电影旨在引导当地群众坚决抵制“高价彩礼”不良习俗,激励大家弘扬新风正气,革除陈规陋习。当然,电影中的角色都是由大篷车演出队司杜乌干等聘用人员和文化志愿者等本土演员构成。

《大篷车之恋》中藏着两个关键词:彩礼、大篷车。从这两个词,既可看出峨边昔日陋俗,也可看出峨边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大篷车的出现,是应时而生,为了精神扶贫,走进乡村,走向群众,走进老百姓的心坎。

白杨乡瓦洛村曲木阿古一家的真实经历,能看到峨边群众在面对“双高”时思想意识的艰难蜕变。

瓦洛村是一个纯彝族聚居区,当年道路坎坷,泥泞不堪,每逢下雨天,全村每家每户,几乎都没有一处可以搁脚的地方。村舍毫无整洁可言,房前屋后随地堆着垃圾,甚至到处都有牛羊粪便。

村貌如此糟糕,村民生活也十分困窘,但因为不甘于顶着贫穷的帽子,人们反而百般追求“面子”和“排场”,生怕被亲戚朋友看低,攀比思想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喜事和丧事的操办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大宴宾客,杀牛宰猪剖羊。大操大办的结果,只换来“喜丧一办一身债,劳苦一生为还债”,加重了贫困,如山峦沉沉压肩,难以翻身。

彝族婚姻“双高”,成为婚恋的“高门槛”,变成了深处发展上的“债务坑”,如同沉重的铁枷锁,将村民牢牢拴捆在“贫困桩”上,苦苦挣扎,无法解脱。

曲木阿古夫妻,原本是村民所羡慕的老两口,他们孕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大学毕业,在白杨乡任村医,两个儿子都在成都念大学。大家羡慕曲木阿古好福气,他却笑不起来,过去的“双高”习俗,像是一座高高的门槛,让曲木阿古望而却步,高聘金和高礼金,若一次次掏空家底,老两口哪里受得住这般折腾?

孩子长大成人,学有所长,原本是值得骄傲的事,曲木阿古老两口反而夜夜睡不着,在床上翻烧饼,担忧大女儿眼看要出嫁了,办宴的钱从哪里来?在村干部的耐心开导和鼓励下,曲木阿古最终坚定了信念,严格按照峨边“德古”倡议的“双高”治理规定,节俭办宴,聘金礼金不到7万元。

曲木阿古一家尝到了勤劳致富和文明新风的甜头,不仅是移风易俗的坚定践行者,更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后来,曲木阿古的父母去世,家人也没有大操大办,而是逐一告知家族亲戚,倡导现金赶礼,不牵猪赶羊,节俭办丧,仅此一项,就省下了10万余元。

在脱贫攻坚战中,好政策可以给村民最有力的帮扶,而移风易俗行动,则为村民卸下了沉重的枷锁,破除了陈规陋习。瓦洛村的民房墙壁上,红底白字,大大书写着十字标语:“双高”危害大,人人抵制它。

移风易俗,非一朝一夕之功,曲木阿古的艰难转变,是一个亮点,要让更多的人都转变思想,加入到移风易俗行列,缺少不了切实有效而深入人心的宣传。文化大篷车,承担起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农村高额礼金和豪华婚礼相互攀比的陋俗,作为主创人的峨边县文化馆馆长骆雅茜,与文化大篷车的其它成员一道,创作了小品《明事理的张老娘》。小品通过当代大学生回村将婚礼新事新办的故事,摈弃过往陋习,倡导大家养成移风易俗新风尚,语言幽默风趣,形式轻松活泼,每次下村演出,都让现场老百姓笑声不断,在哈哈大乐中感同身受,寓教于乐,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文化的力量,绝不是简单粗暴的“填鸭式灌输”,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温柔与深刻,将一场影响人们多年的陈规陋习,从中打破、粉碎,传递一种更加文明现代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文化大篷车,便是作为这样的“好雨”,细细甘霖,滴滴是爱,真挚无私,洒向大地。

大篷车瓦吉瓦

“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迫切需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驱动力,只有破除比经济发展更为艰难的思想瓶颈,摒弃陈规陋习的束缚,才能实现脑袋钱袋齐头并进,物质精神同步小康。” 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冬娟不无感慨的说:“文化扶贫是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213”文化工程,充分发挥了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大篷车就是文化扶贫的鲜活载体。”

让老百姓能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中来,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外面世界的新政策、新变化、新消息,否则,他们会一直抱持着过往的“老黄历”过日子,与时代隔膜,和潮流疏远。“文化大篷车”乡村行文艺巡演于2016年7月正式启动,对于文化大篷车的成员,是不小的挑战。骆雅茜馆长领到上级任务之后,内心最初也有过茫然:我们该演什么,既能让老百姓喜欢看,看了还能受教益?没办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2016年8月,文化大篷车到万坪乡约嘎村开展乡村行活动,骆雅茜发现当地的村民不但热情互动,还主动申请登台表演。具有资深文艺经验的骆馆长,立马就感觉到,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表演结束后,骆雅茜带领着甘嫫阿妞艺术团的成员,多次到万坪乡约嘎村去,走村入户,寻访提问,进行素材搜集,了解到当地第一书记李阿洪的真人真事。原来李阿洪刚到约嘎村任第一书记时,村民并不买他的账,甚至对他极为质疑和排斥,觉得他就是来走过场的,不会真心实意引领大家脱贫致富,时间一到,就潇洒走人,村民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也轮不到他一个“外来和尚”指手画脚,成日“念经”。

面对群众的冷淡,李阿洪没有退缩,他以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第一书记绝非虚设,李阿洪干劲十足地挖掘特色产业,最终确定了竹笋、蜂蜜、中药材种植等“五朵金花”产业,没日没夜地努力工作,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和衷心信赖。在李阿洪的带领下,村民们既脱了贫又鼓足干劲,一扫之前的懒散作风,斗志昂扬地发展产业,勤劳致富。

甘嫫阿妞艺术团以李阿洪为原型,创作了音乐情景剧《第一书记和“五朵金花”》。在2016年11月,在乐山举办的全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比赛中,由甘嫫阿妞艺术团创作和出演的此作品进行了开场秀,引来多方关注,成为本地小有名气的原创文艺作品,也成为文化大篷车的“保留节目”,每次到村上演出,台下观众都看得目不转睛,既被感动,又受触发。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给彝乡带来了崭新的面貌,这些可喜可贺的成就后面,都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辛劳汗水,他们接受党和政府的派遣,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走进了层峦叠嶂的大山,走进了彝区。他们是真心将彝族同胞当兄弟,将贫困户视为亲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打出了漂亮的战役。以骆雅茜为代表的主创团队,将第一书记真实工作状态作为创作点,紧扣精准扶贫大主题,突出时代主旋律,真实反映了在诸如李阿洪这样踏实能干的第一书记带领下,彝寨发生的一系列天翻地覆新变化。这些就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原汁原味的故事,又经一番艺术加工,被搬上舞台,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目表演。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指导生活,反哺生活,观看大篷车文化表演的群众,在津津有味的观赏之中,潜移默化地已得到了教益。

2017年,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设立了“甘嫫阿妞”文艺奖,有力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兴盛。文化馆精心编排的手铃说唱系列《新风满彝寨》《感动峨边感恩有你》《手铃声声唱新歌》,歌词简单易懂,表演生动活泼,把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移风易俗、普法宣传巧妙地融入到节目中去;彝族月琴演奏,展示着彝族独有乐器,在这绚丽舞台上,助推月琴的传承和保护;彝语克斯《邻里乡亲一家人》节奏欢快,说词朗朗上口,讲述彝家儿女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的现实;配乐诗朗诵《扶贫礼赞》《脱贫攻坚奔小康》表达了峨边百姓脱贫攻坚的决心;深情赞美家乡的歌曲《回到佳支依达》《胡坝将将好》《相约幸福》更是引起广泛共鸣,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峨边县文联主席黄伟说,为推进彝区的移风易俗工作,峨边用文化大篷车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了一批“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村民不仅看得懂,也很有代入感。通过文化“大篷车”巡演,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一次文化教化,带动根除旧俗陋习、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

文化大篷车这支十多人的演出队伍,大多是90后,且都不是科班出身的文艺演员。甘嫫阿妞艺术团的演职人员既要承担文化馆的平日演出,还要定期开展“文化大篷车乡村行”活动,平均每周都有一至两场送文化下乡的演出活动,工作强度不小,加班加点是常态。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大篷车人少事多,演出队伍里,几乎每个人都身兼多职或多个角色,“既要当演员又要做主持人,还是后勤人员,保障大家的衣食住行。”团队的骨干吉部志根说,自己跟很多团队成员一样,常常身兼数职连轴转,马不停蹄地全场跑,一场下来,累得气喘吁吁。演员们一台演出,常常上台四五次,意味着要快速更换四五次服装,这不只是累,更是冬天冷夏天热,个中滋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虽然日程紧、人手少,但大家却很有干劲。“团队里不少成员是土生土长的彝族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文化都很熟悉,这样的‘先天优势’也被合理运用到了文艺作品的创作中。”骆雅茜介绍,例如在《第一书记和“五朵金花”》中,就大胆地采用了彝族方言说唱。

同时,为了提高艺术水准,在歌曲创作上,甘嫫阿妞艺术团还请来小有名气的“彝组合”承担歌曲创作。这些歌曲在彝族元素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编曲方式,把主旋律的作品演绎得更加丰富多彩,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创作演出反映彝族美神“甘嫫阿妞”动人爱情故事的《尼莫扎色》获得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一等奖。反映彝族婚俗的《娶新娘》登上了央视《群英汇》栏目。甘嫫阿妞艺术团的成员们还出了国,远赴法国巴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活态展示了峨边的彝家新寨和脱贫攻坚成果。

村民非常欢迎文化大篷车来自己村里演出,“大篷车来喽,手机快点拿出来好拍视频发朋友圈。”自2016年7月启动以来,“大篷车”每到一处,当地群众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小孩子忙着端凳子,老妈妈给演员倒热茶,县、乡、村三级演员登场,各式各样手机镜头闪烁,实实在在演绎出彝区村级“文化赶场”盛事。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文化大篷车”走遍19个乡镇131个村,演出180余场次,现场观看群众超过20万人次。

文化大篷车将脱贫故事演成戏,唱成歌,送到了老百姓面前,也送进了老百姓的心田,所以文化大篷车开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高兴地欢呼:“大篷车瓦吉瓦!”

峨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楼子阿曲认为,作为精神脱贫和文化扶贫的重要载体,文化“大篷车”不辞辛劳奔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发挥文化“大篷车”扶智励志功能,通过巡演的方式,展现彝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新变化、新面貌,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凝聚脱贫攻坚共同思想基础,鼓舞贫困户脱贫干劲,激励着彝汉群众携手奔小康。

112.jpg

 苦辣酸甜无怨悔

文化大篷车开展文化节目下乡活动,团队演员到底有多辛苦呢?有演出的时候,早上六七点就出发了,有时天都未亮,车灯柱照过去,只映出前面一小块地方,窗外的峨边,还浸在黑甜的睡乡。有些通村路很不好走,车行颠簸,演员笑称自己像土豆一般,被高高甩起,又重重落下,车厢里不时传来年轻人的大呼小叫。窗外是黑漆漆的一片,车子犹如在鱼腹中穿行,鱼身巨大,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巨鱼嘴巴一张,将大篷车“吐”出来。2017年11月,一次大篷车去勒乌乡柑子口村演出后,当天又转场去另一个村演出。在转场的路上,由于山高路险,司机也劳累,汽车差点摔下悬崖,吓得演员们“惊叫唤”,其中一人被吓得大哭,她就是彝族姑娘毛美尔。

毛美尔的全名叫邛莫毛美尔,刚开始下乡演出时,年龄小,胆子也不大,坐在车上翻山越岭,有时看一眼车窗外面的悬崖峭壁,她都被吓得紧紧闭上眼睛。经过几年的操练,坐车出行成为家常便饭,倒是将她的胆子练大了,就算结束表演,深更半夜回到县城,凌晨三点才回住处卸妆休息,她也从不害怕。

毛美尔是个会给自己拿主意的姑娘,2012年,十五岁的她到县城读艺术班,小她三岁的弟弟也转到县城的小学上六年级,同时跟着过来的还有奶奶。奶奶摔断了腿,需要人照顾,按照彝族传统,应该是最小的儿子照顾老人,毛美尔的父亲是幺儿,可他与毛美尔的母亲常年在外打工,赚取毛美尔姐弟俩的教育费、生活费,实在无法回家乡守护老母亲,毛美尔便懂事地告诉父母不用担心,她会将奶奶和弟弟照顾得很好。

每天清早,毛美尔轻手轻脚地起床,简单洗漱之后,先去菜市场将一天的菜买回,回家做了早饭,叫醒奶奶和弟弟起床。中午她利用一点点时间,跑回出租屋给奶奶做饭,洗了锅碗又赶紧回来上课,下午放学照样是一通小跑,赶回家给奶奶和弟弟做饭。十五岁的毛美尔,尽管自己还是个孩子,几年来就这样细心照顾着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她其实也是一个怕黑的姑娘,但在生活面前,克服了自己的种种怯懦,变得勇敢而坚强。

跟文化志愿者司杜乌干不同,峨边县文化大篷车演出队的“台柱子”邛莫毛美尔是县文化馆的聘用人员,毛美尔业务素质过硬,年轻、漂亮、个性温和又爽利,她被乐山市歌舞团看中,打来好几次电话,要调她去市里工作。一道两难的抉择题摆在面前,是去市里获得更好的发展,还是继续留在县上,担当县文化馆甘嫫阿妞艺术团的重要成员,跟着文化大篷车东奔西颠演出?大篷车的年轻人,都称热心的骆馆长为“骆妈”,毛美尔便和像妈妈一样亲切的骆雅茜诉说了自己心里的苦恼。骆雅茜没有说一个“留”字,她说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若有了更好的去处和发展,我只会祝福,选择权永远在自己手中,听你的内心指引行事就好。

毛美尔最终放弃了去市歌舞团的优厚机会,让她留下的,不仅有照料年迈奶奶的亲情义务,还有骆妈等人给她的强烈归宿感,作为大篷车的一份子,她觉得既骄傲自豪,又有千般眷恋,真的要让她离开峨边,离开大篷车,她会觉得自己的舞蹈少了一分灵动,歌声多了一分惆怅。哪怕作为大篷车演出的主要成员,她比任何人都知道:看上去多么光鲜亮丽的演出,其实并不是一桩容易的事,背后不仅有汗水和泪水,可能还有受伤痛的危险。

2018年11月,文化馆副馆长吉克阿姿在彩排时,伴着动感的旋律上场,那天天气不好,天空一直飘洒着蒙蒙细雨,舞台很滑,舞蹈演员穿的鞋又带一点高鞋跟,她一下踩滑,在舞台上跌倒,顿时痛得脸色发白,站不起来。大家火速将吉克阿姿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右脚是粉碎性骨折。

像吉克阿姿这样摔断腿脚的事,是每个舞蹈演员都可能面临的危险。大篷车的成员,哪个没受过伤?没捱过痛?有位叫罗海龙的演员,是从专业团体银川歌舞团退下来的,因左肩习惯性脱臼,伤痛令他告别银川。他很高兴,在峨边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舞台。他是文化大篷车的中坚力量,除了上台表演,平时还排新舞、带新人,忙得不亦乐乎。骆雅茜跳舞时扭伤脚,不愿躺在床上休息,硬让丈夫将她背上文化馆六楼彩排大厅,她瘸着一只腿也要指导“孩子们”彩排。有这样敬业的骆妈,演员们自然加倍严格要求自己,没人会偷懒。

大篷车到乡村演出,要问演员最怕什么,他们已经不怕摸黑行路,不怕山高路陡,不怕起早贪黑,不怕连续忙十几个小时都吃不上一口热汤热饭,他们最怕的是下雨。在乡村的空坝处,露天搭台,雨天舞台湿滑,要在湿漉漉地面上热情起舞、踢腿、旋转,摔跤的可能性极大,但面对台下坐得整整齐齐的观众,一脸期待地望着他们,再多的畏惧和惶恐都能咽下了,演员们微笑着上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笑容如春阳般灿烂。

毛美尔也在雨天摔倒过,后背狠狠着地,痛得她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周才缓过劲来。所幸并未摔伤骨头,疼痛稍稍减轻,她马上就申请重新“归队”,跟着大篷车,开往各乡村,开往文艺的春天。

 

113.jpg

带着节奏一起嗨

吉克阿姿曾说:“文化大篷车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和当地的村民们一起演出。只有让老百姓们演自己的生活,才能让文化活跃起来,真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也是峨边文化大篷车,与许多下乡表演艺术团不同的地方。

与文章开头大蓬连在黑竹沟镇底底古村演出不一样,2017年8月29日,文化大篷车在沙坪镇峨星村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这一次,甘嫫阿妞艺术团成员倒是配角,演出的主角成为峨星村的村民。

在村委会大院前,一曲《山歌就唱共产党》拉开演出的序幕。随即,村民们自己上台表演手铃说唱《彝家新寨春来到》,用彝语赞颂彝家新寨建设和百姓新生活。随后,彝语相声、舞蹈等节目轮番上场,大家打起节拍,尽情欢呼。直到夜幕降临,篝火点燃,人们围着象征着新生活的熊熊烈火,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这时人们才真正嗨到了高潮。

“为这场活动大家准备了好几周,能歌善舞的彝族群众从舞台上收获了快乐和自信。”峨星村村支部书记鲁惹维布高兴地说,现在,村民的生活条件转好,大家物质上脱了贫,精神上也要脱贫。

演出完后,艺术团成员们被热情的乡亲们请进家门做客,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由艺术团带来的摄影图片、书画、图书等,亲如一家,谈笑风生。

骆雅茜很有感触地希望将来在更多的地方,也能像在峨星村这样,将舞台交给群众。如今,彝区在脱贫奔康过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他们日常创作灵感的来源,也是彝区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来源。文化大篷车的成员们感受着彝区的新变化,感受着乡亲的新风貌,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更加确定了,自己在做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也将继续通过文化、艺术等各种方式,让文明新风吹拂到更多地方。

2019年10月29日,骆雅茜带队去毛坪镇恒心村演出,“文化大篷车”带去了六个节目,恒心村的村民也编排了五个节目,与“大篷车”同台竞艺。大篷车表演的所有的节目,都是由艺术团成员们自编自导自演,创作的内容也都取材于群众的真实故事,把群众的脱贫故事编排成歌舞戏,让群众在享受文化娱乐的同时,也能收获快乐和自信。而恒心村的村民,能站在大篷车的舞台上演出,觉得十分荣幸,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在采访中,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葛盛强说:文化大篷车,不是一次被动的“送文化”,而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通过文化大篷车,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文艺联动。同时,大篷车丰富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移风易俗融合进文艺作品里,让群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得到了教育。到2019年,峨边县19个乡镇都组建了“文化大篷车”小分队,结合本地典型事例、感恩故事、励志案例等进行创作,深入131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开展文艺巡演活动。这些“小分队”,是甘嫫阿妞艺术团的有效补充,极大地带动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热情,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其中。

峨边县城步行街上向八妹牛肉馆的老板娘葛秀琴,她这个文化志愿者不光要上台跳舞,从零基础不会跳舞跑龙套,到骨干队员,还要负责文化大篷车后勤保障,服装道具到吃喝拉撒,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葛老板”。有一次,为了保护租来的服装不被暴雨淋湿褪色变形,这个二十来岁的“葛老板”用身体护住装服饰的塑料袋,而自己却被淋成了落汤鸡,感冒了一场。问她为什么好好的老板娘不当,要跑来吃这个苦?她迷人的一笑,露出两个酒窝,就是喜欢大篷车和甘嫫阿妞这个团队,从小就梦想着跳舞。

沙坪镇红星村的介刷沙利,是文化大篷车的文化志愿者,尽管一年才两万元的补贴,可依然做得非常好。

她身材婀娜,一头黑发如瀑,大眼睛忽闪忽闪,若不是她亲口告诉我,今年已35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十三岁的大儿子已在峨边民族中学读初二,我是怎么也猜不出她实际年龄的。爱好唱歌跳舞,让介刷沙利的青春不走,甜美守恒。

跟“葛老板”一样,实现了人生梦想的介刷沙利,说起村上的文艺小分队,她很高兴,说是由十个妇女与三四个老艺人组成。跟司杜依布一样,老艺人会弹月琴、吹口弦等彝族传统乐器。村委会前面有广场,晚上吃过饭后,大家爱聚在广场这里,跳跳舞,唱唱歌,解了白天劳作的乏闷,也丰富了晚间的文娱生活。以前没有小分队,即使像她这样热爱文艺表演的妇女,也无事可干,只能在家做做家务、带带孩子,看两集电视连续剧,百无聊赖地睡去。现在能有这样的“阵地”,大家都很珍惜,介刷沙利天天想着把自己小分队的节目排练好,走出村子,到其他乡镇去演出交流。

村上也十分看重小分队的建设,专门为小分队的成员,一人解决了一套民族演出服装。衣服一套需要一千多,老艺人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无需购买,十个妇女的衣服加起来便是一万二,介刷沙利和几个队员到县城来了好几次,选择和采买服装,来去的车费、餐费都由她自掏腰包,一万二的服装费也由自己先出钱垫资,等到半年多后才报销。报销费用时,介刷沙利并不晓得要另开税票,她自己只好承担了几百元的税票费用。问及她是否后悔,又贴钱又出力,她很骄傲地昂着下巴说:“我是队长哩,这算什么!”

介刷沙利多么爽朗干脆,以前彝族群众日子过得紧巴,哪有钱来采买这些演出服装?如今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过了,物质的富裕并不完全,他们紧追时代脚步,开始追求精神富裕,这些可喜的改观,都是“文化大篷车”犹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的结果。

文化“大篷车”整合全县文化资源,不拘泥于表演形式,建立了歌唱、舞蹈、相声、小品、克斯、情景剧、手铃说唱、乐器弹奏等共10余种节目表演形式,县内外各种大型文艺演出,无处不闪耀着文化“大篷车”的身影。文化惠民乡村行,风雨无阻,炎炎夏日或寒冬腊月,都同样有大篷车开进村庄,开到村民的眼前。演出路途遥远又艰辛,但都挡不住演员们为老百姓送去文化食粮的心情,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老百姓在享受文化娱乐的同时,感受党委政府对大家的深切关怀,虽然演出场地简陋,但是演员们尽心的演出,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喜爱。

文化如水,滋润心田,文化惠民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应景之作,要踏上老百姓的节拍,必须“走心”,只有接地气,才能让文化热起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峨边文化馆在今后的文艺巡演中将不断完善、改进和创新,让这辆朝气蓬勃、开往春天的“文化大篷车”,送到更多的乡镇、村寨,让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群众的心田,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