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服务 > 其他文学奖
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仪式暨“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编辑: 时间:2023-03-21

3月19日,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仪式暨“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致辞并为获奖者颁奖。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聂伟,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汤家珍,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毕胜和副社长李伟长等主办方代表,陈思和、王锡荣、程光炜、吴俊、王鸿生、郜元宝、李洱、罗岗、文贵良等评委和学界代表,以及唐弢先生家属代表、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获奖者、第十届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参加活动。颁奖仪式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主持。

李敬泽在致辞中说,唐弢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奠基人之一。巴金先生评价说:“有了唐弢先生的藏书,就有了现代文学馆的一半。”今年正值唐弢先生诞辰110周年,颁发这个奖是对唐弢先生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先生那一代人文学精神的重温、继承和弘扬。

阚宁辉说,在唐弢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作协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决定将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未来五年的颁奖活动交给上海,落户90年前唐弢先生文学起步的地方。我们将通过高水平的举办和开展一系列论坛及出版活动,全力以赴开启唐弢青年文学奖的世纪新篇章和上海新里程。

陈思和表示,“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在未来五年在上海举办,这将是上海的一道风景,唐弢先生生前一定非常愿意这样做。“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给了广大青年学者一个有力的支持,让他们能在高校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兴趣、方向和标准,也让青年学者走出高校,在社会公共平台上发挥作用,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获奖者代表袁先欣说,新文学或现代文学的伟大,正在于包括唐弢先生在内的一代人将生命和血肉的力量投入其中。前辈学人的文学研究,也往往有着深切的时代关怀。我们应将这些珍贵传统传递和延续下去。

今年是唐弢诞辰110周年,唐弢先生的后人出席了颁奖仪式并为奖项揭幕奖杯。据主办方介绍,奖杯是对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唐弢书椅进行3D复原等比例缩小,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设计制作而成,唐弢书椅可以变成梯子蹬踩拿取图书,以唐弢书椅作为奖杯,取“学问当坐冷板凳,研究甘作他人梯”之意,期望广大青年学者能够以书为伴,以学问为志向,以老一辈学者为榜样,在学术研究上不断精进。

颁奖仪式后,举行了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大家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这既是对以往百余年奋斗历史与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未来发展路径作出的有力阐释。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学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阐释文学与时代、社会的紧密联系,从一个独特视角挖掘出那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意义空间,并进而准确地把握新涌现作品中的新经验、新方法。

近日,首届短篇小说论坛、思南读书会对话活动、唐奖青年学者论谈等多项文学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参加了各类文学活动。举办中国文学批评新力量活动、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活动,是中国现代文学馆落实中国作协2023年度重点工作,增强为高校、文学界和广大读者提供学术支持的能力,推动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制度的继续发展,培养中国文学批评新力量的重要举措。

附: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授奖词

熊鹰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突进的艺术与革命意识的重构》熟练运用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材料,以德国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在1930年代初对中国革命及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为线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了德国-中国-日本等多重语境的比较分析,不仅为鲁迅在1930年代对左翼文学运动的组织和领导权的思考提供了独特诠释,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全球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案例。

路杨的《经验、情理与真实——再论古元延安木刻的风格“转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古元木刻在开掘新生活与旧形式的创作经验,指出古元的形式探索真正关切的是如何通过扎实创作,构造富于情感性的艺术“细节”与有条件的“真实”,从而在根本上贴近农民的生活经验、情理结构与身心感觉。

朱羽的《自然历史的“接生员”——周立波1950-1960年代短篇小说的“风格”政治刍议》接续唐弢对于周立波新旧叠合风格的解读,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富于说服力地呈现了周立波所认同且依赖的“政治风格”,在“以小见大”中折射时代的伦理难题,具体而微地重构了周立波作品中作为“生”之“态”的社会主义生活世界,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提供了文学经验的线索。论文切入点准确独到,同时具有理论和历史的纵深。

陈培浩的《“现代汉诗”与中国诗学“当代性”的生成》 紧紧抓住“现代汉诗”与“当代性”两个概念,将其作为现象及理论问题展开探讨。论文涉及如何看待现代性,如何面对现代性的产生和展开,如何面对非西方艺术在现代化与主体性之间取得复杂、微妙、艰难的平衡等重要问题,为现代汉诗研究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新思路。

袁先欣的《沈从文三十年代中后期湘西叙述中的民族与区域》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沈从文笔下的苗人,与湘西苗族调查、苗民革屯运动进行了历史性对读,深入解剖了作家对民族、地方、国家等问题的介入和思考,有力地呈现了沈从文的族群观念与同时代的知识生产、政治事件、民众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视野开阔,史论结合,深见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