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阅读 > 资讯
融合传承与创新 黎阳诗歌集 《西岭笔录》出版
来源:四川作家网 编辑: 时间:2024-04-25

近日,黎阳诗歌集《西岭笔录》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G1713927777443.png

诗人龚学敏认为:传承和创新的融合,高地和清流的呈现,是该诗集的魅力所在。


《西岭笔录》分为“山河录”“草木篇”“时光书”“穿云简”四辑。整体看,该书是诗人读诗的笔记,又是读人的笔记,也是诗人的时光简史。在往事、古人、故人、乡音构成的书写框架里,在诗风渐变的诗歌潮流中,诗人依然遵循本心,沿着行吟之路书写着读山、读水、读人的印象与感受,释放着见山、见水、见人的言说。

《西岭笔录》的很多题目来源于古典诗句。比如《窗含西岭千秋雪》《墨云拖雨过西楼》《此时凝睇平生事》《归梦不知山水长》《明月何时照我还》《半入江风半入云》《万里长征人未还》《桃花依旧笑春风》《黄河远上白云间》等。


文化学者张杰认为,“以古诗诗句入题,展开现代诗的写作,这是黎阳的探索,也是他的成功。”


作家蓝紫评论说,于黎阳来说,世间万物无一不是诗歌所要描写的对象或可以使用的意象,甚至“词语”或源自古代汉语诗歌的“情境”,也是诗歌写作“新鲜的灵感与材料”。在“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中,在古典情境的现代衍生中,诗人要做的,不仅是“风的追随者”或“花的园丁”,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在诗歌中做到“从一个词语,向另一个词语致敬”,从而为不断发现现代汉语诗歌写作新的可能而努力。


罗振亚认为,《西岭笔录》整体看是读诗的笔记,又是读人的笔记,也是黎阳诗歌的时光简史。在往事、古人、故人、乡音构成的书写框架里,在诗风渐变的诗歌潮流中,黎阳依然遵循本心,沿着行吟之路缓慢而虔敬地书写着读山、读水、读人的印象与感受,释放着见山、见水、见人的独立性言说。


徐良认为,黎阳熟谙诗歌技巧,也能游刃于丰富的诗歌意象之间,在故乡、亲情、阅读、行走的牵挂与感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翻开这本诗集,我看见了黎阳诗歌创作的独运匠心、品格坚守与个性探寻,当然,还感受到了他融化进诗歌中的那令人动容的浓浓深情。


崔国发说,正如《西岭笔录》中“山河录”“草木篇”“时光书”“穿云简”四辑所标识的那样,它们让我读出了山河之大美、草木之鲜活、时光之深幽、穿云之旷达。

 

 《西岭笔录》(节选) 

 

窗含西岭千秋雪

 

只要抬起头来,就能够在隐约中

看到唐朝的雪,融化成流水或者

每日继续在朝九晚五中飘零

从未离开,雪花固执的停在那里

即使在云层后面,知道她还在

望着岁月的光斑,有时会坐立不安

这久远的雪,除了让人滑倒

深陷,活着被撰成一团球

砸向生活,我们还能期望什么

 

从剧情中探出目光,在夜色下

悄悄地看出去,她还在那

安静,不曾主动伤害过谁

即便有人被雪崩掩埋了记忆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可以走出

我又好好的坐下,喝一杯茶

或者回到剧情深处,从一粒米里

继续悲哀的爬行,曾经感谢

那些让我站起来的大风,如今

回到童年的姿势,一点不觉得诧异

 

忍不住,点燃一根香烟

轻轻地示意一下窗外

寂静的远方,雪还在那里

什么也不说,而楼下的船已经不见踪影

两岸的猿声,其实很远

只有地铁四号线和七号线,还有轻轨

缓缓地来往于成都西站

我掩上了窗帘,转过身

雪已经悄悄地爬上两鬓之间

 

2020年第五期《清明》

 

 

思念落入杯中的光

 

密码在皮肤上隐形

春晖的动荡,只是举起玻璃杯的

水线落在温婉的手臂上

无论相濡以沫,还是倾空积怨

这都不是爱情的人防线

 

一杯酒消解掉的静好

也是尘缘的坚果

悬念的暗在履历中闪光

释放唇语一侧跳动的砝码

 

皱纹是这身体的波澜

好路都是弯曲的向上

光阴总是高度的

我们不曾言说

退走麦城,还是直抵洛阳

 

那些沉湎在文字后面的面孔

只剩下耳鸣

在一场碰撞的声音里记住

含蓄地回声

 

2023年12期《四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