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刘强:父亲的信念
来源:刘强 编辑:骆驼 时间:2021-05-27

每当时令进入农历的六月,我的思绪变得凝重起来,想起去世12年的父亲,拳拳父爱犹在眼前,让我顿生几多伤心的回忆。

父亲生于1918年6月19日,祖辈世代都是佃户,靠租种地主的田地维持一家人生计。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打小父亲就很懂事, 他用一双稚嫩的双肩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每逢农事季节,他会不计报酬地帮助邻里乡亲抛粮下种,栽秧挞谷,并将主家打发的麻花、串肉、鸡鸭蛋等食物带回家中,让一家人打打牙祭解解馋。

常言道:乱事出英雄,饥寒生匪盗。老家地处华蓥山一带,那里山高林密,匪患猖獗,山上的土匪时常结队到山下烧杀抢掠,惊扰乡民,百姓苦不堪言。为防匪患侵扰,当时的乡公所都招募了乡丁,各保(村)也成立了自保组织,刚满16岁的父亲自愿报名当了保丁, 每天巡逻守卫在通往全保的关隘上。

父亲秉性刚直,嫉恶如仇,从不惧怕邪恶威胁。一次,山上一名棒老二(土匪)头目路经隘口, 父亲同另一保丁持枪将其拦住搜身,土匪头目态度强硬不让搜,并边走边掏出手枪向他射击。父亲端起汉阳造步枪抬手就是一枪,子弹从土匪头目胯下擦身而过,吓得土匪头目连滚带爬落荒而逃。

后来,山上的土匪不依不饶,公开向保长要人以示惩戒。后经保长岀面调和促成“叫梁子”(谈判),在谈判桌上,几名土匪头目提着手枪要我父亲低头认罪, 从不示弱的父亲手拿地瓜手雷与其争锋相对, 众匪愕然只好作罢。从此全保路不失遗, 夜不闭户, 山上的土匪再也不敢轻易到保上抢劫骚扰了。时至今日,在老家乡下,有关父亲当年枪击匪首、独闯匪穴、智退群匪的事,仍是父老乡亲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1948年,父亲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司令员陈毅的带领下,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在4月21日晚的渡江作战中, 父亲乘坐的木船刚刚行至江心, 一艘敌军的巡逻舰迎面开了过来, 子弹打断了帆绳,风帆从桅杆上滑落了下来,排长起身去升帆绳, 倒在了密集的机枪子弹下。这时的父亲冒着死的危险勇敢地站了起来, 躲过敌人的子弹升起了布帆, 让全排战士免除了敌舰炮火的袭击, 渡过了江。由此,他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几年,他参加了解放南京、血战上海、进军浙江、福建等省的诸多战事。1951年入朝参战,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等战役(战斗),在冰天雪地里,以顽强的意志与美帝联军决战。1955年光荣复员回乡,在长达8年的浴血征战中,父亲荣立三等功4次、四等功6次,军训积极受营部嘉奖令2次。一生不曾功勋卓著,但他和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一样,以自己执着信念和追求,谱写了一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党献身的伟大赞歌。

父亲复员回乡后,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热潮中,在劳动中,以他那正直的秉性、勤劳的智慧,深得领导和群众的信任,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在那生活困难的岁月里, 父亲为了让群众吃上饭、吃饱饭,他起早贪黑布置生产、安排农事,事必亲躬。在他担任队长期间,队里的粮食产量年年均在全大队前矛,把一个群众思想落后、生产生活贫穷的生产队带成了全大队最好的生产队。

父亲没有给我们做儿女的创下多少物质财富,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精神食粮。他一身从不居功自傲, 平等待人, 淡泊处事, 也从不主动伸手向国家要这要那, 直到1988年才按国家政策享受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他说, 当干部就要处处为群众着想, 要做群众的表率。在任基层干部期间, 他从没多吃多占集体一匹草、一粒粮,即是在生活最艰苦的60年代和70年代初, 父亲也同样坚守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全凭慈善母亲节俭操持,才让一家人度过了那可怕的饥荒岁月。

父亲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1955年复员回家已是37岁的他才同母亲结婚成家。即便如此对儿女也从不娇惯,时常用他浴血沙场的经历和感悟, 向我们灌输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同样, 勤劳正直的父亲一身劳作从没间断过, 直到 80岁高龄还下田劳作,尔后中风偏瘫, 第二年又股骨骨拆,往后几年一年一次重病, 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从单拐行走到双拐支撑, 到后来的卧床不起。12年间, 父亲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走到了最后, 从未在儿女面前喊过一声痛, 发过一次脾气。而在他心中牵挂的却永远是他的儿孙们, 学业如何?工作如何?每逢一大家子团聚时, 他时不时还会讲起当年征战沙场的旧事, 如果谁无意间打断了他的唠叨,他便会一脸的不高兴。而我们心中永远明白,92年来,父亲经历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 而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他戎马生涯,历经生死拼杀的那几年。

他说,自己当过兵,扛过枪,此生无怨无悔。父亲用他坦然的心境,一个共产党员蕴藏在骨子里的执着和坚毅,走完了他92年的风雨人生路。

生与死对于他来说,就好似白天和黑夜一般。他常说,十几年浴血征战,身边不知倒下了多少战友, 自己也不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多少回。也或许他这一生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生他养他的故土和邻里乡亲,才会这样坦然地面对生与死。

不知是那位哲人说过,人活的是精气神,一旦死去,剩下的只不过是一具待腐烂的躯壳。父亲的坦然,诠释着他对生与死的理解,平凡中渗透着不平凡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