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网 > 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成果展
四川省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成果图片展:重点作品——小说(上)
来源:四川作家网 编辑:骆 驼 时间:2021-02-02

 

小说

《高腔》                             

《迎风山上的告别》                    

《山盟》                              

《几世花红》                          

《北京到马边有多远》                  

《一湖丘壑》                          

《陈家湾》                           

《茉莉花开》                          

《白云飘过是蓝天》                   

《泥窝物语》                       

《重返蜀山》                         

《安宁秋水》                         

《云中村》                            

《闻香传奇》                          

《大瓦山》                           

《乌蒙磅礴》                         

《川北风》                          

 《春山》                            

《李老犟的红土梦》              

《水润古峰》                        

《阳光在上》                      

《噶莫阿妞》                       

《云岭山中》                        

《逐梦彝乡》                       

《守望》                              

《天上有朵好看的云》                

《山吼》                           

《牛轭湾》                         

《工作组来了》                   

《碧云飞处彩虹垂》               

《空山之舞》                      

《特别的归乡者》                   

 

马平,1962年生于四川苍溪,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山》《香车》《山谷芬芳》,小说集《热爱月亮》《小麦色的夏天》《双栅子街》和散文集《我的语文》等。

 

图片37.png


作品简介:《高腔》讲述的是在“精准扶贫”的宏大背景下,一个发生在四川的曲折而感人的故事。本书以花田沟村在两年内摘掉贫困帽子为主线,成功塑造了花田沟村第一书记丁从杰、农村新型女性米香兰、帮扶干部滕娜、村支书牛春枣以及柴云宽、牛金锁、米长久等人物形象。 本书充分调动川剧、川北薅草锣鼓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尤其以川剧高腔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为题,让这个悬念重重的乡村故事发出了令人振奋的时代之声。
    作为当代精准扶贫的现实主义小说杰作,马平的中篇小说《高腔》与现实贴得很近,是四川省扶贫开发局、省作协“万千百十”文学扶贫活动中的代表性作品。用当代著名小说评论家谢有顺的话说:“《高腔》之高,不在声调,而在文字深处的热忱与清越……这是一个有人性光彩的四川故事,中国故事。”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腔》的成功,是对“缘事而发”现实主义的一脉传承。农村脱贫攻坚的症结在哪里?小说家该怎样为乡村振兴精准把脉?一个是写什么,一个是怎么写,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基本成功了。写什么取决于作家站的高度、思想和视域,怎么写更多体现了作家的经验、技术储备以及做足材料的功夫。马平在这两方面都具备了,他以独到的眼光、深刻的思考和丰沛的情感,写出了《高腔》这样的现实主义扛鼎之作。
    

章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小说专委会委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小说专委会委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作品见于《十月》《钟山》《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期刊,入选《2012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小说选刊》等多种选本。著有长篇小说《迎风山上的告别》,中短篇小说集《荒山菊》《尘归尘,土归土》。获第八届四川文学奖、第十五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韩文、阿尔巴尼亚文。

 

图片36.png

《迎风山上的告别》作品简介:《迎风山上的告别》是全国首部从贫困户角度深情讲述精准扶贫动人故事的长篇小说。作品高度聚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真切关注贫困青少年成长,以贫困孩童的纯真口吻独到而生动呈现出精准扶贫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所蕴含的伟大实践精神和崇高人文情怀。作者结合自己投身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体验和真实感受,独辟蹊径以一个特困家庭孩子的眼光和心理去记录、叙述,从贫困的内核写起,更细腻而栩栩如生地以文学的样态精准呈现“脱贫攻坚”这场震古烁今的大国行动,并无缝接通读者的精神血肉的情感气脉,最终实现对精准扶贫这份伟业的具象解读和本真还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以来,举国上下尽锐出战,各级组织精准施策,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这一场攻坚战究竟打得实不实、准不准,老乡的生活最终实现小康与否,最真实的回答理应来自最艰难的贫困人口的内心。基于此,长篇小说《迎风山上的告别》深具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地表达了时代进程中穷困乡村的巨大改观和贫寒青少年的成长蜕变,并细致还原了现实生活中贫困人口、扶贫干部的真实境况、心路历程和一点一滴的可喜进步,在写出乡村日新月异变迁的同时,极为可贵地写出了贫困青少年的心灵成长史。

 

  

李明春,李明春,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渠县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风雨紫竹沟》《半罐局长》《山盟》,中短篇小说集《生死纠缠》。

 

图片35.png

 作品简介:《山盟》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人物有交叉,塑造起的几种扶贫对象都是各具特色。《山盟》中冬哥是老红军后代,现在很穷,他为何于现实处境中仍具有杀有钱人的念头,引人思考。凯子好吃懒做,爷爷也是红军,但他穷不哭穷,不言苦,有骨气,耐人寻味。《际遇》里的夏莲家是个标准的贫困户,丈夫从高架上摔下来走了,两个孩子,两家老人,四张嘴靠她一个人喂养。但她就是不愿意接受救济,“好像她本来不穷你逼她穷一样”。相反,郝婆家是明确无误的富裕户,但她逢人便喊穷,长吁短叹命苦,成天找镇上要当贫困户。两家人处世态度截然不同,却皆有生成理由,形成盎然的阅读趣味。《火塘山》里的石老山又属于另一种人物。他和老伴孤守深山,生活、看病都不方便,他却死活不肯搬下山,理由之一是要坚守当年的战略要地“火塘一号”。他过得省心、安全、满足,使多次前来动员他搬迁的村干部们无计可施。作家把目光集中在这些人物身上,捕捉他们的细枝末节,思索他们的存在及样态,把他们加以综合并赋予艺术生命,这比一般报告文学书写过程更为复杂。一般报告文学可以写出三个夏莲、五个郝婆,以真实感取胜,小说却可以写出一个复杂的、更令人难忘和萦绕人们脑际的夏莲和郝婆,以典型性取胜,李明春选择了后一条路径。实际上,这条路径难走得多,它放弃了对读者关于真实性的承诺,却又要使读者对一切信以为真,不愿承认出自虚构,就要求作者具有更多面的才华。所以,《山盟》是一部充分显示李明春创作实力的作品。

 

 谷运龙,现为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小说《飘逝的花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散文《满金》收入《中国少数民族五十年经典文库·散文卷》并获《民族文学》山丹奖,散文《家有半坑破烂鞋》《岷江河,母亲的河》等作品获省级奖项。近年出版有小说《灿若桃花》《迁徙》、散文集《谷运龙散文选》《平凡:“5.12”汶川大地震百日记》《我的岷江》 《天堂九寨》《花开汶川》等作品。

 

图片34.png

作品简介:民族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以后,逐步实现绿水青山亦即金山银山,实现可持续脱贫。进入羌族作家谷运龙营造的文字世界,一股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阅读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掩映于各种鲜花、奇异树神、天上的云彩、地下流淌的河、人的怡然自足之间,一种久违的世外“桃花源”般原始素朴的美便徐徐呈现。由此作品的主题——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美和美的被破坏及其美的重新彰显,便在文明价值的引领下进入读者的期待视野。素朴自然与人性多变氤氤的桃花寨是作者塑造的审美意象,也是作品的神韵和灵魂所在,它如魅惑的引力把我们裹挟进纷繁复杂的意象叠加和时空交错与场景轮回的审美世界的建构中,展现了新时代文学的担当。


林雪儿,林雪儿,本名王雪珍 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四川省作协全委委员。乐山市作协副主席。有小说散文发表在核心期刊,入选年度选本。著有散文集《雪落拉萨》、中短篇小说集《黑天使》,长篇小说《妇科医生》《亲爱的宝贝》《北京到马边有多远》,分别获郭沫若文艺奖,巴金文学院文学奖。

 

图片33.png

作品简介:以中央省市三级纪委在马边扶贫为蓝本,以小说的方式塑造一个在北京琉璃厂长大,中纪委工作的年轻大学生林修,深受太爷爷闭门读书玩物赏花的影响,揣着避世之梦,来到山高风寒的马边雪鹤村当扶贫第一书记。只有一条盘山小道连接的村庄,山高林密积翠拥岚,却处于自耕自足的半封闭状态。弥老乐观却有一个智障儿子的王太因;精明话糙懂各种政策却等靠要的鬼针草;身经多重变故却自强不息的李丹;勤勉能干认为读书无用的惹革儿,人前与神灵相通人后却孤独的毕摩,乡村的原生态各色人物如花瓣似繁复。他们观望不信任,认为林修们的到来只是一种款式,心里却又期盼求变,村干部们如此,村民们亦如此。为国家担责,强烈的使命感迫使林修放下自己的小梦,以赤子之热忱,与省市纪委的扶贫干部一起,把自己融为乡村一员,在国家层面精准扶贫政策鼓励下,侧身践行兢兢业业,让国家扶贫壮举在村庄完美实施,雪鹤村一步跨越千年。变超出了村民的想象,党和国家变得可以触摸可以依靠。


唐俊高,1965年生,四川资阳人,现为四川省作协会员、资阳市作协主席、资阳日报社编委。自1986年,陆续在《故事丛刊》《四川文学》《百花园》《芒种》《当代作家》《中国校园文学》《四川日报》《陕西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小说《二癞子》《丑种》《今天里的昨天》《父老乡亲》《爹》《过错》《党旗》《一枝翻盖“红塔山”》、散文《拜桥保》《搭铺》《望香港》《川南哭丧匠》等。2019年8月 出版长篇小说《一湖丘壑》。

 

图片32.png

 作品简介:县作家协会主席茆寮茆眼镜儿意外得到了一笔奖金,便回到贫困的老家茆家湾承包土地修建了一座小水库阿弥陀湖养鱼,想了结自己一直想为父老乡亲做点实事的心愿。不想,他就这样一头扎进了轰轰烈烈的扶贫大戏,扎进了非一日之寒的“三农问题”,扎进了凋敝的乡村、失散的人心和倾斜的乡村人文秩序。找回失散的人心,“以心扶心”,是茆眼镜儿创业、扶贫的法宝,而精心重构倾斜的乡村人文秩序,是小说《一湖丘壑》深刻表达小说跨越改革开放四十年,对当下中国乡村非常近切而实在的独特关注以对中国农民牵肠挂肚的无限关爱,记述和描绘当代乡村社会的生活真相;“三农”问题深刻关注,以对创业、扶贫、脱贫、农村规划、环境保护、观念更新、资金投入、贫富分化、基层组织建设等等的深入思考掀起了一场人心大扶助灵魂大荡涤,展开了一场大时代农村大方略的苦苦求索小说紧扣时代精神有思想有担当,有缅怀、有检讨,还把城市经验和乡村体验都写得浑然一体。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一湖丘壑》不随流,不应景,不图解,思想深刻,风格独特,拳拳责任感,满满正能量,是一部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农村题材小说。

 

陈学知,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文游局职工。著有长篇小说《到处都是受伤的心》《梦寐》《山湾人家》《卓筒井传奇》《爱你》《凌娜》《白羊》《陈家湾》和小说集《乡妹》《桃园故事》《冷屋》《不要以为我爱你》《茉莉花开》等。时有中短篇小说、散文在报刊、起点中文网、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爱你》、中短篇小说集《情韵》和电视剧本《余宜》被多家网站转载。

 

图片31.png

 作品简介: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李松用文化丰富村民的生活,构建村民的思想。用经济作物项目和乡村旅游改变村民的经济状况。让精准扶贫的光环照亮着陈家湾村,筑建起富裕和幸福的彩虹桥。用心力热度温暖村民,帮助王妹崽和李四妹崽等一些村民摆脱困境,帮助秀桃挣脱出阴影的厚壳,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光鲜亮丽地出任村文书。作品还揭示了钻天猫甘麻子等人的人性弱点,讲述李大妈等一批女人的情感经历,描写黄三旺和甘二嫂之间的矛盾纠葛,展示一批村民的生活状态。展现陈家湾在精准扶贫下焕发出的红晕和升腾起来的新气象。2018年9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以本版书出版发行。2020年4月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国新出发〔2020〕9号》。

 

图片30.png

作品简介:李文力,十年前妻子病故,儿子失踪七年,他自身患前列腺肥大,眼前暗淡无光,沉溺在死芒的秋色中。在精准脱贫的春风中,茉莉成了李文力的帮扶责任人。面对着颓废、贫困、病魔交加的李文力,茉莉人性中的善良,像春风中的花香一样纷纷散发。渐渐富裕起来的李文力心中有了希望,生命里充满了阳光,开始与剪刀花相爱。牛皮菜见李文力比他们家还富,心里不平衡,产生恨意,冷嘲热讽说茉莉是李文力孝子,并暗地里放狗咬伤茉莉。李文力一怒之下打死了牛皮菜的狗。失踪多年的儿子深深地被茉莉所感动,突然回来相认父亲。作品以扶贫为契机,体现人间的真善美。

 


《白云飘过是蓝天》作品简介:贫困户肖平是村主任李芳的前夫,坐过牢。破罐子破摔,好吃懒做,依赖性强,经常向帮扶责任人借钱,天天找帮扶责任人给他解决这解决那。弄得没有人再愿意帮扶他。这使山子村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组组长王凯十分头疼,连续给他换了六个帮扶责任人,换到后来谁也不愿意帮扶肖平。王凯的妻子欣然见王凯累得苦不堪言,便主动承担起帮扶肖平的责任。欣然想尽一切办法帮肖平解决根本问题,多次到刘嫂家帮刘嫂带孩子,给孩子买东西还给孩子钱。用情打动刘嫂,消除刘嫂和肖平之间的矛盾。她找村民了解肖平的情况。让王凯给李芳做工作,让李芳带动村民消除对肖平的歧视,给予肖平充分的尊重。


何涌,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1960年代生于四川苍溪。曾在《四川文学》 《百花园》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多篇,至今出版《种瓜人》 《香雪帖》等作品(集)四部,作品入选多种文集。2018-2019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泥窝物语》,获四川省作协2018年度重点扶持项目,中作协2019年定点深入生活项目。

 

图片29.png

 作品简介:作品讲述两任第一书记带领群众最终脱贫的故事。前任第一任书记刚刚撂下挑子,一位不知“底细”的继任者挑起了重任。随着继任者的到来和前任第一书记一次次重返贫困村,扶贫工作的悲喜苦乐全景式展开,扶贫干部的酸甜麻辣百味尝尽......种种原因让前任第一书记“人离”“心不离”,继任第一书记也在不知不觉中两腿粘上了黄泥。两任第一书记同担一责,脚踏乡土,共同完成帮扶任务,探索“脱贫后时代的乡村治理”。

故事的经纬植根于芬芳未已的乡土,着墨于脱贫攻坚背景下基层干群奋力脱贫的历程。冷峻中饱含着炽热,沉潜中荡漾着激情,在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中掂量乡土的厚重,勾连个体情感与家国情怀。

作品有幸获得2018年四川省作协重点作品项目扶持,2019年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


张生全,作家,历史研究专家。在《人民文学》《钟山》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曾获华文最佳散文奖等多种奖项。在互联网各大平台进行专栏写作,总阅读15亿+,总粉丝量100万+,并成为自媒体历史写作领军人物,十多次排在各大榜单榜首。著有长篇小说《最后的士绅家族》《宋末大变局》,散文集《屋檐口下望天》等10余部作品。入选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豆瓣新书推展、百道网年度好书等荣誉。

 

图片28.png

 作品简介:蜀山(以四川洪雅瓦屋山为原型)被称为蜀地母山,曾经孕育了辉煌的蜀地文明,创造了灿烂的蜀地文化。但是从近代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当下工业化、城市化进城中,蜀山走向了败落和寂寞。

为了重振蜀山辉煌,引领蜀山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全面小康,各级各部门都向蜀山伸出了援手。但是这种热情和热闹,不但没能在蜀山找到很好的回应,反而迎来拒绝、对抗,以及冲击。虽然他们手忙脚乱尝试了各种办法,但无一例外都碰壁受阻,举步维艰。不过,顺着蜀山的历史长河走过来的山里人,尤其是山里的年轻人,他们在经历了炼狱般的磨砺,痛苦撕裂的挣扎后,终于踩出了一条崎岖不平,但却属于他们自己的路。这条路的前方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但是他们坚定地望向了远方,他们的目光挽在一起,听到了远方深切的召唤……


李吉顺,四川米易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攀枝花市作家协会。已出版作品:诗集《想你》《悄悄走进你的梦》、散文诗集《情缘未了》、散文集《发现米易》、长篇小说《天眼》《安宁秋水》。有作品入选国内多种选本。多部长篇小说曾在网络VIP连载。有电视散文曾在成都电视台、四川卫视、香港凤凰卫视欧洲台、江苏卫视国际频道美国ECHOSTAR卫星电视网等多家电视网台转播。曾荣获 “2008年搜狐原创文学大赛”青春励志类优秀奖。

 

图片27.png

作品简介:长篇小说《安宁秋水》,2019年8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三部,共九卷。为2017年四川省作家协会脱贫攻坚“万千百十”文学创作重点扶持签约项目。

小说以川西南安宁河流域民众生活为基点,以中国城乡社会发展变迁为背景,以青年男女在逆境中求生存图发展的艰难历程和情爱波澜为主线,用20年的广阔时空反映普通民众对人生、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不懈追求。小说主要以张清明、张清泉、张清河、张清阳、李晓雪、杨小春、周巧、秦玉华等青年男女的不同遭遇、不同的情爱、婚姻、命运为切入点,从他们想方设法离开贫困山村去外面闯荡,到回归山村、建设山村、改变山村、改变一个地方、改变现实生活,从贫穷落后到致力富裕文明生活的艰难历程,把笔触从乡野延伸到了城市、工厂、机关、学校、部队、商界、官场……一方水土的悲欢吟唱,一代青年的挣扎沉浮。多视角再现人们在脱贫致富、向幸福生活奋斗的历程中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状态。蕴含着时代孕育的克难向上、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人性理想和民族精神。真情自然,荡涤心灵,生活厚重,直面社会。关注青年、关注青春,关注底层,关注民生。


戴伟,笔名“瘦楼人”,生于1970年4月,四川遂宁市安居区人,现在雅安市政府机关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清风》《一地月光》《云朵下行走》《云中村》等散文集和长篇小说。

 

图片26.png

 作品简介:这是一部以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贫困群众在村党支部书记——阿姐庆凤莲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摆脱贫困的故事。小说共二十章,四十多万字,时长跨度近十个年头(2010年底—2018年初),场面宏大,人物近百人,反映了脱贫攻坚的复杂和艰辛,可以说既是一部时代脱贫史,也是一部山村巨变史。作品构思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语言朴实自然,刻画人物鲜明。值得一提的是,彝家谚语和山歌民谣贯穿全篇,增添了少数民族生活气息和艺术性。小说被四川省作会列为2018年全省“万千百十”重点签约作品2019年4月由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杜先福,笔名:巴夫。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委员,资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非虚构文学《李可夫奇传》、《苌弘演义》、《圣茶祖师王褒传》、《董钧外传》、《商海春秋》、《抗日名将饶国华》、《闻香传奇》(该书已出让版权给影视公司)、《董钧外传》等。任编剧的电影《军人的妻子》获四川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图片25.png

 作品简介:救活一个企业,富裕一方农民。资阳“临江寺豆瓣”是资阳知名“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兴旺,富裕了种植辣椒的产业化经营的农民。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临江寺豆瓣企业与辣椒种植户双双萎缩,不少农户撂荒土地而返贫。资阳地方政府借助扶贫攻坚,决心救活临江寺豆瓣,帮助返贫的农民重新振作。为此,创作《闻香传奇》助推扶贫攻坚、助推产业化生产发展,在资阳创出文学与企业联姻的先河。《闻香传奇》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发掘资阳美食文化,助推农村辣椒产业化经营,鼓舞农民脱贫致富,推动资阳经济建设。目前,《闻香传奇》已出让版权给一家公司,拟改编电视连续剧。

  

 税清静四川射洪人,供职于四川省作协。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著有《文学“鸡”因论》《梦回三国》《新丝路》《喜神来了—梦回三国》等,有作品进农村书屋名录,并被翻译为多种语言。

 

图片24.png

 作品简介:小说全面反映了小凉山彝区从民国到精准扶贫,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讲述了大瓦山一长段历史的沧桑变幻,小说大气磅礴、厚重深邃,不仅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做了精彩的描绘,而且注重对地方民族文化内涵的深沉表现,是《尘埃落定》之后又一部书写西南地区激荡风云的史诗之作!全文28.6万字。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同年签约成都文学院,2016年《大瓦山》节选开始在《中华文学》《草地》《贡嘎山》《民族》等公开刊物发表,并获《今古传奇》《中华文学》年度小说一等奖。2017年汉文版《大瓦山》在《凉山文学》连载,同时彝文版《大瓦山》分别在《凉山文学》《民族》等彝族版发表。2017年6期在《中国作家》头条全文发表,同年汉文版单行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18年被《长篇小说选刊》春季卷转载,同年获第十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2019年至今《大瓦山》彝文版继续在《凉山文学》(彝文版)连载。


图片23.png

 作品简介:精准扶贫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乌蒙磅礴》讴歌新时代, 主要反映古叙两个国贫县,从1935年红军进入四川开始,为了让穷苦人民过上好日子,居有其所,病有所医、少有书读,老有所养,红小鬼二毛为了扶贫梦奋斗一生,以及其儿子、孙子两代人分别参加精准扶贫出任第一书记,加上孙媳妇一家三个第一书记,比着争着为百姓谋幸福,还有其女儿陈茜茜、著名女作家给贫困户家里送电视,途中不幸出车祸牺牲的感人故事。特别反应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省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深刻变革,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力表现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新征程、迈向美好生活的伟大成就,着力表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阔历程,反映巴蜀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城乡建设新变化、人民群众新风貌。